WHO早前叫停羥氯奎實驗,昨宣布恢復臨床實驗。(路透社)

問題公司Surgisphere行政總裁Sapan Desai。(互聯網)
美國公司Surgisphere雖為一間小型醫療分析公司,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南美政府均依據該公司報告制定治療新冠病毒政策,包括促使WHO和研究所暫停治瘧疾藥物「羥氯奎」(hydroxychloroquine)的實驗,該公司的研究也刊登在《刺針》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等權威雜誌,惟英國《衛報》調查踢爆指,該公司未能解釋其數據或研究方法。研究報告由該公司行政總裁Sapan Desai共同撰寫,但《衛報》發現公司部分員工的數據或科學知識有限,甚至沒有,一名科學編輯似乎是一名科幻小說家。
Surgisphere公司聲稱,其數據取自世界各地逾1,000間醫院,並依據它們撰寫研究報告,包括指「羥氯奎」增加死亡風險及心臟問題,該藥獲美國總統特朗普吹捧,但外界一直質疑其功效,而世衛已在昨日宣布恢復該藥的臨床研究。《刺針》曾刊登該公司的「羥氯奎」論文,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則刊登有關血壓藥對新冠病毒無副作用的論文,他們都稱對事件表示關注,但暫未撤回有關論文。
報道指,Surgisphere的LinkedIn網頁不足100名關注者,上周列出只有6名員工,昨日變為3人,除了科幻小說家任科學編輯外,一名市場推廣高層為色情模特兒和活動侍應。該公司又聲稱自己為全球最大及最快醫院數據庫之一,但網上搜尋不到有關資料,其Twitter帳戶少於170名追隨者,在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都沒有新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