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綫紅磡站擴建工程調查委員會早前擴大調查範圍,就建造工程遺失檢測表格等問題,展開第二階段實質聆訊,調查沙中綫紅磡站北面和南面連接隧道及列車停放處的工程。聆訊上披露,紅磡站工程3個隧道連接縫,石屎下的鋼筋無扭入螺絲帽,去年7月已完成重建。
代表委員會的資深大律師 Ian Pennicott 進行開展聆訊陳詞透露,港鐵在2017年8月一個隧道連接縫完工後不久已發現滲水,要求禮頓灌漿補救無效;禮頓去年2月鑿開另外兩個隧道接縫位置的石屎調查,再發現鋼筋無扭入螺絲帽,期間發現工程的檢查及測量申請(RISC)表格紀錄不全。3個連接縫去年3月起陸續拆卸,去年7月完成重建。
律師認為,港鐵及禮頓似乎無就問題進行技術調查,很快就基於有明顯不達標問題而拆除,無詳細分析出現裂痕的原因等。禮頓及港鐵擅自更改列車停放處的設計,由接疊鋼筋方式改為鋼筋接駁螺絲帽,並無通知政府。
至於記錄缺失方面,律師說,禮頓相信職員曾經進行檢查,但因為工作太忙而未有提交檢查及測量申請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