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2019年反修例遊行,(右)2014年佔領運動。
港大醫學院一項長期研究發現,修訂《逃犯條例》風波期間,在受訪的1,200多人中,有9.1%受訪者有疑似抑鬱傾向,較2014佔領行動期間高,是自2009年有調查以來的新高。
研究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期間,有1.3%受訪者疑患抑鬱症,直至近月修例風波期間已錄得9.1%、即是大約每10人就有1人懷疑患上抑鬱,較2014年佔領行動期間錄得的5.3%為高。受訪人士中,有4.6%表示有自殺想法,亦較佔領行動期間3.6%高。調查中發現68人有輕生傾向,已派臨床心理學家主動跟進。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數據亦反映,無論支持抑或反對修例,事件對市民的精神健康都帶來影響,各界應細心聆聽及理解年輕人的聲音。他說,情況令人非常憂慮,形容有如出現「精神健康疫症」,目前難以估計「疫情」是剛開始,抑或即將回落,又比喻「特敏福」可治流感,但目前未必有良方處理社會情緒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