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事主Jemima Kelly被電子支付,搞到一身蟻。(互聯網)
電子支付方便快捷愈趨普及,但也有其弊端。英國女子Jemima Kelly去年10月在倫敦搭巴士,用iPhone的Apple Pay支付了1.5英鎊(約14港元)車費,上車5分鐘後便遭查車票,但倒楣地遇上手機無電,無法開手機證明已付車費,她唯有向查票員提供資料,讓對方之後能查證她有付款。不過,她在兩個月後卻收到倫敦運輸局的信件,指控她未能提供有效車票,要她在21天內回覆認罪與否。Kelly其後向當局解釋,對方要求她提交銀行月結單證明其已付費,事件似乎可輕易解決,但Kelly為了100英鎊(約985港元)的現金優惠,剛轉了銀行戶口,雖然最終在今年1月16日取得月結單,倫敦運輸局卻指有關證明並不足夠,因她的銀行卡並沒有向該局登記,未能展示她的交易紀錄。過了一陣子後,Kelly再收到信,被告知地方法院已判她「罪成」,罰款476.5英鎊(約4670港元)。Kelly不斷致電及發電郵給當局以解決事件,到了4月26日,她的戶口被自動扣除了罰款,但「厄運」仍未完,她的案件被排在6月審理,而她在5月要飛往美國,因有案件在身,需取得警方證明書證明她只是無交車費,才能取得簽證,結果她需付90英鎊(約887港元)給警方以取得證明書。案件在6月開審,Kelly的控罪最終被撤回,法官笑說她終可「鬆一口氣」,並獲退回罰款。Kelly指,通常是不法分子利用新科技犯案,但她今次反被新科技連累墮入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