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經濟」、「環保生活」聽得多,但大家對「循環經濟」又有多少認識?位於樂富廣場的「領展可持續未來館」(未來館)最新推出「再生地球–解構循環經濟」主題,除了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循環經濟」的重點在於透過資源的回收和循環再用,將廢棄資源重新投入消費和生產過程,創造可持續的循環周期外,還可認識如何應用科技和生物資源來幫助社會解決環境和廢物污染的問題。在前來參觀之前,看看大家能否解答三條問題,測試一下自己對循環經濟的認識。
Q1:甚麼昆蟲能夠大量處理廚餘,又能變成肥料?
答案:黑水虻。
牠是來自南美洲的獨特昆蟲,黑水虻幼蟲可以有效地處理大量廚餘,每條幼蟲在其生命周期中可以消耗二至三公斤的食物。黑水虻更可變成動物飼料和肥料,促進循環經濟。
未來館與海塑基金會合作設立「生物資源觀察室」,讓參觀人士認識人類如何應用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化解各種環境挑戰。大家可以穿上實驗袍,實地觀察活生生的黑水虻如何分解廚餘;透過顯微鏡觀察已被廣泛應用於食品、保健產品、化妝品的微藻組織,以及了解竹子如何取代塑膠,製作多種可生物降解的日常生活物品。
Q2:香港每天產生的包裝廢物,佔全港每天固體廢物總重量多少比例?
答案:根據環保署2022年的資料,香港的包裝廢物佔全港每天固體廢物總重量22%。
在「聰明的包裝」展區,未來館跟大家探討產品包裝所衍生的環保問題,以及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商家開始應用簡化包裝,或採用可持續包裝物料(包括菌絲和蜂窩紙),甚至改變產品型態,來減少產品體積,從而降低對包裝物料的需求及運輸過程中的碳足跡。
參觀人士可從展區了解更多有關不同種類的包裝方式,並學習六個秘技,避免產品過度包裝。
Q3:在2023年,環境保護署在香港的沙灘收集了多少噸海上垃圾?
答案:根據環保署統計,2023年於香港海岸收集了超過5,000公噸海上垃圾。
小孩們都愛到沙灘玩耍,但別忘記要把帶來的玩具收拾回家,否則便會變成海上垃圾。玩具是海灘常見的垃圾之一。在「沙中尋寶」區,小孩們可以在小沙池發掘「寶藏」,從中了解到玩具都是由塑膠、金屬、油漆和電子零件製成,它們難以分解,遺留海洋會造成污染。 未來館更介紹六個應用創新方案的本地組織,幫助大家減少丟棄廢物。
大家更可參加「小海龜救海洋」互動遊戲,化身為小海龜, 在海洋中攔截人類丟棄到海洋裏的垃圾,從而了解海洋垃圾對人類及生物健康的影響。
「領展可持續未來館」是一個貼近市民的公眾教育平台,同時又是一個與商業夥伴、社區不同持份者交流協作的空間,促進社區實踐可持續發展。領展每天照顧不少香港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若大家在消費過程中,多些認識資源循環的選項,更有意識地作出精明的環保選擇,就可以形成一股力量,推動良性循環在市場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