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花公路前晚因地震有大石滾下。(互聯網)
台灣花蓮地區前晚發生黎克特制5.8級淺層地震,震央位於台灣東部海域、花蓮縣政府東北方27.8公里,全台灣感到震動,截至昨晚9時已出現逾70次餘震,其中3次5級餘震在主震發生前後1小時出現,密集頻率屬近年罕見,當地中央氣象局表示,地震為菲律賓板塊擠壓歐亞大陸板塊所致,屬正常能量釋放。
據悉,此次地震已有先兆,花蓮前日凌晨已發生兩次分別4.3級及4.6級地震,前晚9時12分花蓮縣近海再發生5.1級地震,至9時56分東部外海發生5.8級地震,1分鐘後花蓮縣近海發生5.1級餘震,直到10時13分再發生5.5級地震,此後徹夜餘震不斷。其後有報道指,氣象局將5.8級主震等級上修至6.1級,當局澄清6.1級是國際錄得的數據,未有修改主震規模。
氣象局地震中心估計餘震或持續2星期,中心代理主任陳國昌表示,1小時內發生4次規模5級以上地震,是1972年設置精密觀測儀器至今首次在花蓮地區錄得,此次地震與過往情況不同,但地震在發生過程中變數多,故不代表具特別含意。
美學者警告今年全球20次強震
對於有台灣學者指,百年前宜花外海曾發生8級以上強震,地震頻率漸增,未來10年該地區或再發生8級地震,陳國昌強調,相關書面資料未能提出「百年周期」的科學根據。此外,美國學者去年已警告,地球自轉速度近年開始減慢,2018年會進入強震大增的時期,全球或發生至少20次強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