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3-07-27 15:00:00

am專題|精神健康人才短缺培訓成本高 精神科醫生黃重光倡教育代治療

分享:
精神科醫生黃重光與母校慈幼英文學校合作,推行計劃提升學生、教師及家長的精神健康。(鍾式明攝)

精神科醫生黃重光與母校慈幼英文學校合作,推行計劃提升學生、教師及家長的精神健康。(鍾式明攝)

港府早前公布10項加強措施支援精神復元和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但精神健康專業人手嚴重不足,卻非容易解決的問題。過去20年推動「父母之道」教育的精神科醫生黃重光認為,培訓臨床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成本很高,且只能「一對一」服務,根本不足應付社會需求,提出在家校推行精神教育,在整體社會層面以教育替治療,提升社會精神健康。他近年將理念帶入學校,強調分享和體驗,讓學童建立「成功、進步、快樂」的正面循環,成效顯注,建議廣泛推動。

記者︰曾偉龍

根據統計處2021年有關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報告,本港有約25.7萬人有精神病或情緒病,較2014年報告的14.7萬人,有約75%的明顯增幅。

黃重光接受《am730》訪問時表示,根據世衞組織數據,有四分一家庭有至少一名成員有精神心理疾患,有四分一屬精神健康,有一半處於精神心理亞健康狀態,而疫情期間社交接觸減少,整體社會精神健康情況惡化。以他接到的病患個案為例,不少人有抑鬱和焦慮情況,亦有心理創傷後遺症,神智清醒但效能轉差,難處理工作和人際關係。

精神醫療專業訓練成本高

面對精神健康問題,社會現時依賴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和醫務社工等專業人員,但黃重光指出,社會訓練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的成本很高,但只能「一對一」幫助病人,即使增加人手亦只能針對個別病患,未能從社會層面解決問題,故早於20年前創立「ICAN父母之道教育」,制作教材,提高學童及家長的精神健康,為他們累積「正面資本」,透過教育在整體社會的層面上保持精神健康,以此減少精神病患的數目和嚴重程度,精神健康專業人手則可集中應對個別有精神病患的人士。

adblk6
adblk7
黃重光指出,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的訓練成本很高,但只能「一對一」幫助病人。(鍾式明攝)

黃重光指出,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的訓練成本很高,但只能「一對一」幫助病人。(鍾式明攝)

推動「成功、進步、快樂」循環

他解釋其心理學理念,指一個人面對失敗時,若選擇逃避,減少與他人溝通,便變得不快樂,出現「失敗、退步、不快樂」的負面循環,如人遇到失敗時懂得反思,繼續克服困難而進步,則會獲得更多快樂,進入「成功、進步、快樂」的正面循環。他認為,扭轉負面循環應從「快樂」著手,並強調「兩代同行」,有快樂的父母,可以培育快樂的學生,進入成功的正面循環。

黃重光在2017年起與母校慈幼英文學校合作,推出計劃透過工作坊、講座和歷奇活動等提升學生、教師及家長的精神健康,強調分享和體驗,至今已實踐「可持續發展」,由過去的參加者,舉辧活動予新參加者。

慈幼英文學校校長杜玉燕表示,低年級生和高年級生各有壓力,計劃有助改善學生情緒,亦教導家長如何處理自己情緒和協助子女。(鍾式明攝)

慈幼英文學校校長杜玉燕表示,低年級生和高年級生各有壓力,計劃有助改善學生情緒,亦教導家長如何處理自己情緒和協助子女。(鍾式明攝)

慈幼強調家校合作

慈幼英文學校校長杜玉燕表示,疫情期間學生沒有校園生活,新生溝通能力較弱,低年級生易有衝突,高年級生亦有公開試壓力,計劃下有活動改善學生情緒,亦教導家長如何處理自己情緒和協助子女,「家長很重要,如果學校學一套,回到家中是另一套,也沒有用」,而且若家長本身的精神健康不佳,亦難為子女提供有利精神健康環境。

杜玉燕又指,家校關係非常重要,過去曾有家長即使留意到學生有情緒問題,亦不願意告訴校方,擔心影響子女在校的評分,延誤了社工介入的時間,當家長信任學校,便可盡快安排教師與學生傾訴,若真的發現問題,便可及早轉介,在問題惡化前處理。她表示,學生精神健康的進步雖較難量化評估,但觀察到參加計劃的學生的毅力增加,負面情緒減少,而且較容易在逆境中恢復。

慈幼英文學校副校長李栢安指,校方未來亦會與不同機構舉辦精神健康活動,未來會增加表達藝術的活動。(鍾式明攝)

慈幼英文學校副校長李栢安指,校方未來亦會與不同機構舉辦精神健康活動,未來會增加表達藝術的活動。(鍾式明攝)

未來舉辦表達藝術活動

慈幼英文學校副校長李栢安補充,校方未來亦會與不同機構舉辦精神健康活動,未來會增加表達藝術的活動。他又指,隨舉辦不同活動,亦讓教師有更多時間觀察學生,若留意到異狀,亦可及早與學生傾談。

精神教育可各施各法

對於本港學校課程中應否增加精神教育元素,黃重光直指,課程不能取代體驗和分享,「見過一些很有知識的人,以為自己(對精神健康)有認識,更不願意聽人講」,精神教育亦不只他推廣的「父母之道教育」,不同學校和機構可以各施各法,建立精神健康更強壯的社會。

教育局表示,近年積極從多方面加強對學生精神健康方面的支援,包括推動價值觀教育及多元的學生活動、加強學校層面的支援、推廣家長教育、增加「守門人」訓練、透過不同途徑提供資訊及促進跨界別的協作。

慈幼英文學校自2017年起推行計劃改善學生及家長的精神健康(鍾式明攝)

慈幼英文學校自2017年起推行計劃改善學生及家長的精神健康(鍾式明攝)

adblk8

萊特維健金至NMN32000鑽石級抗老組合 萬寧出位價只限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