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日(22日)公布三隧分流收費方案,並分兩個階段推行,首階段會在8月2日推出「633」固定收費方案,當中西隧減價至60元,紅隧東隧會加價至30元;而第二階段的「不同時段不同收費」預計在年底前推出,有別與第一階段,當中加入「繁忙時段」、「非繁忙時段」以及「一般時段」,3個時段私家車收費各有不同,並增設「過渡時段」以每兩分鐘兩元遞增或遞減方式收費。本報記者整合當中內容,發現駕駛者若周一至周六在「非繁忙時段」選擇行西隧,遇上塞車或交通意外時,隨時由「平宜」變「最貴」,可能要多付40元。
增設「過渡時段」每兩分鐘兩元收費
根據第二階段的「不同時段不同收費」(見下圖),政府將「非繁忙時段」定為晚上7時至翌日早上7時半,私家車不論行西隧、紅隧抑或東隧,均劃一收費20元,然而政府將「繁忙時段」定為早上7時半至10時15分及下午4時半至7時,私家車行西隧就要收費60元(紅隧東隧則收40元),其中增設「過渡時段」以每兩分鐘兩元遞增或遞減方式收費。
換言之,私家車車主若想在「非繁忙時段」享受西隧減價至20元的「優惠」,早上就要趕在7時半之前過海,抑或在下午4時半之前,以「一般時段」30元的收費過海,假如不幸行錯路、遇上塞車,甚或交通意外時,用「非繁忙時段」收費計算,相差不足20分鐘收費已可相差近20元,若相差超過38分鐘就要多付40元隧道費了,隨時由「平宜」變「最貴」。至於電單車的收費約是私家車的40%。
政府冀市民改變吃早餐習慣
對於第二階段不同時段不同收費,政府解釋是希望分時段收費可改變市民外出習慣,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以吃早餐作為例子:「他可考慮一下,舉個例子,他到底在家中吃早餐,或在市區上班的地方吃早餐?可能會令他過海的費用、如他早些過海,過海費用會減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