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中) 、幹事謝欣然(左) 、余嘉浩右幹
工業傷亡權益會引述勞工處數字,指今年上半年共發生12,389宗工傷意外及113宗職業死亡意外,比去年同期減少,但工程風險評估不足、安全設備不足和施工流程不當的情況並無改善,工會並呼籲政府應勒令全港地盤暫時停工,以讓業界檢視施工安全,並要求勞工處加強對全港地盤的突擊巡查,並將新冠肺炎納入《僱員補償條例》指定職業病補償範圍。
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指,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出現裁員、開工不足和間歇性停工的情況,預計今年因工受傷數字會大幅下跌3成,但致命工業意外的數字比去年增加3宗,個別個案仍在調查,相信實際數字會更高,反映工業安全風險仍非常高。
權益會又提到,截至本月9日,勞工處正跟進257宗懷疑因工感染新冠肺炎的僱員補償個案,當中只有18宗的僱主確認承擔賠償責任,數字極不理想。權益會認為,僱員可能對自己權益認識不足,在沒有清晰概念和準則的情況下,僱主、僱員和保險公司都對如何處理賠償持觀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