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載着中國太空艙的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升空。(新華社圖)
中國載人太空工程踏入建造太空站階段。早上11時23分,太空站的「天和」核心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以建設中國首個「天宮」太空站,當中一般可容納3名航空員,輪換時最多可達6人,預料在明年建成。
「天和」核心艙全長16.6米,最大直徑4.2米,重22.5噸,是日後支持航天員長期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亦是中國目前研製的最大航天器,會在約400公里的近地軌道運行,成為「天宮」太空站的樞紐部分,擁有節點艙、生活控制艙,以及資源艙,包括3個對接口及2個停泊口,將來可以與「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以及實驗艙進行對接組合,一般載搭3人,輪換時最多可達6人。
今次核心艙是以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運載,亦是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以來,所走的「第三步」,包括建造永久的太空實驗室,建成中國的太空工程系統,太空人和科學家可以來往地球與太空站,進行規模比較大的太空科學試驗。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計劃完成後,太空人和科學家在太空的實驗活動,將會實現經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