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的乙型肝炎潛伏者眾多,衞生署估計現時有約41萬名乙肝病毒帶菌者,近40%患者對自身病情並不知情。肝臟疾病關注組呼籲政府分階段實施普及乙肝篩查、運用公私營協作模式加強乙型肝炎和肝癌監測管理、深化肝臟疾病宣傳導教育策略、強化社區聯繫等。
肝臟疾病關注組今日舉行記者會,建議分階段為1986年前出生的香港市民實施普及乙型肝炎篩查,並建議可分3個階段實施(即40至49歲、50至59歲、60歲或以上市民),為未曾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香港市民進行至少一次乙肝篩查,並為乙肝患者定期進行肝癌風險評估監測、提供適當治療方案。
肝癌康復者倡優化肝病管理
60歲的肝癌康復者陳先生過往無肝病病史,4年前因意外受傷入院,經甲胎蛋白(AFP)及電腦斷層掃描(CT)檢查後確診為乙型肝炎帶菌者,併發肝硬化及肝癌。確診3個月後因病情惡化需進行肝臟移植手術,幸而經治療後目前情況趨於穩定,需服用藥物並定期監測肝癌指數以防復發。他表示不少病友目前在監測肝癌指標上面臨困難,例如公立醫院肝臟超音波檢查(US)等候時間冗長,且單憑甲胎蛋白(AFP)血液檢測數據不足以讓醫生精確判斷病情,易延誤病情。
陳先生認為乙型肝炎等肝臟疾病症狀不易察覺,因此市民極需依賴政府的教育和配套措施。他呼籲政府應推行普及乙型肝炎篩查計劃,並為乙肝帶菌者提供後續治療及定期肝癌監測服務,以降低因病情惡化而需要器官移植的機率。
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表示乙肝帶菌者大多沒有明顯病徵,但若不定期追蹤監測和及早治療,約25%個案可能惡化為肝硬化甚至肝癌,故定期檢查和監測至關重要。他同意政府需擴大乙肝篩查資助範圍。面對因擴大篩查所增加的肝臟疾病治理服務需求,林哲玄認為政府應善用「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整合基層醫療署與本地家庭醫生的網絡,並以公私營協作方式連結私營醫療機構的服務,做到「病向淺中醫」的效果,進一步提升香港肝臟疾病管理水平。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袁孟峰舉例,日本、台灣、美國等均已推出全民乙型肝炎篩查計劃。以台灣為例,當地以國民健康保險資助45至79歲民眾終身一次的乙型肝炎篩查,成功發現許多乙型肝炎帶菌者。在日益普及且成本低廉的藥物治療輔助下,這些患者的肝臟健康得到有效保障,符合醫療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