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62699969_8M.jpg?itok=7We1Um7Y×tamp=1738855362)
逃犯修例風波鬧至滿城風雨,官民對立更愈演愈烈,特首林鄭月娥昨再回應民間不滿,承認修例工作完全失敗,明言條例草案已「壽終正寢」,她形容這說法較「撤回」更斬釘截鐵,她並表示願意與學生代表在無前設下公開對話,但堅拒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亦無意特赦示威者。林鄭月娥多番改變對處理草案的用詞,明顯為圖平息民憤,但民主派及民陣表明不收貨,批評特首玩弄語言偽術;九間大專院校學生會則堅持公開對話要有前設,包括永不追究抗爭者刑責,否則不會會面。
![林鄭月娥指會盡快聯絡學生代表安排對話。(莊振邦攝)](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62699974_SX.jpg?itok=R2s7_KqK×tamp=1738855362)
林鄭月娥指會盡快聯絡學生代表安排對話。(莊振邦攝)
行政會議經兩度休會及上周移師禮賓府舉行會議後,昨恢復在特首辦召開行會,亦是事隔一個月後,林鄭月娥再次在行會會議前會見傳媒,就修例爭議引起的連串風波交代,並主動回應民間提出的五大訴求。
她開宗明義說,近月社會出現矛盾、紛爭、不安、不滿甚至憤怒,都是由政府提出修例而引起,「我哋今次修訂工作係完全失敗」,失敗原因是政府工作做得不好,包括對社會脈搏掌握不足、政治敏感度有偏差,而修例工作亦已徹底、全面停止。但她說,由於部分市民對政府的信任脆弱,擔心政府會重提草案,因此她清晰說明,「逃犯條例嘅修訂工作、或者呢條條例嘅草案已經壽終正寢,the bill is dead。」
![](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62699978_m4.jpg?itok=IZunefLK×tamp=1738855362)
不用「撤回」因更斬釘截鐵
至於為何不用「撤回」字眼,她認為,「壽終正寢」是相對斬釘截鐵的說法,「即係話條條例已經死咗嘞,大家唔需要擔心會有咩手段令佢喺本屆立法會重新討論。」她並說,「反而如果話『撤回』,其實某程度上今日撤回,三個月後亦可以重提俾立法會。」
林太又說,政府從無將「6.12」衝突定性為「暴動」,重申只是警務處長當時用作形容一些以自製武器攻擊警員的行為。至於對示威者不追究刑責甚或特赦,她認為有關要求是違反法治精神,重申檢控工作由律政司負責,任何人包括特首不可干涉調查及檢控工作。對於是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她指監警會已決定全面審視上月9日至本月2日的大型公眾活動,釐清事實。
她又說,明白上述回應未能充分滿足示威者的要求,她強調,「呢種回應唔係我個人嘅面子問題」,而是政府往往要考慮很多因素,然後作出平衡的決定。
下台非易事 仍有熱誠為港服務
林鄭月娥在開場白中並無提及外界要求她下台的訴求,她在記者追問下表示,很多人都說特首下台並非簡單的事,「我本人仍然有呢種熱誠、有呢種承擔為香港市民服務」,希望社會給予她及管治團隊機會和空間,處理市民對經濟、民生等訴求,但她無正面回應會否重啟政改。
她並首次回應有年輕人以死控訴,她說,對有個別市民不論是直接或間接因反修例而傷害自己感到非常痛心,當局已接觸及動員非政府機構提供輔導服務。
她又說,政府會採取連串措施改革施政作風,更廣泛聆聽各方意見,包括她與問責團隊及行會成員將加強收集民意;全面改革諮詢模式,特別是統籌青年工作的青年發展委員會;各司局長重新審視具爭議的政策措施,有需要時重新與民共議。
深層次矛盾5年未解
林太又說,從5年前「佔中」到今次修例,市民的不滿反映社會有深層次的問題,她直言,政府不能亦不應再視而不見這些深層次問題,「以為可以解決咗一個危機,呢啲問題就會自動消失。」她同意由民間主導建立有認受性及開放的對話平台,讓不同意見人士包括年輕人可放下紛爭,共同探索、理性協商,逐步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為香港尋找出路。
另外,行會將於下周二(16日)起暑假休會,8月27日復會,唞暑期較去年多一周。
(相關新聞見A4-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