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4-06-03 04:30:26
日報

假律師團隊 偵探社廣告湧現 訛稱追騙款 墮二次詐騙陷阱 七旬長者共失630萬

分享:
騙案

陳純青(中)、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梁以德(左)及警察臨床心理學家馮浩堅介紹騙案的情況。(朱慧恩攝)

近日社交媒體出現大量假冒專業人員的廣告,聲稱可協助追討被騙的款項,受害人若透過這些廣告的專業人士求助會遭二次詐騙。警方指,截至目前共錄得6宗相關騙案,最大單一損失逾600萬元。當受害人接觸騙徒後,會被轉介至在線諮詢,當取得受害人信任後,繼而收取所謂的服務費,騙取金錢;有騙徒甚至訛稱可幫對方賺回騙款損失,誘騙對方進入虛假賭博網站,受害人最後發覺未能提取贏來的款項,始知受騙。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陳純青稱,今年首季錄得7,596宗科技罪案,按年升3.2%,數字保持平穩。惟網上投資騙案錄得五成半的升幅,牽涉較大金額,故今年首季的損失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逾一倍,達16.2億元。他續指,去年下半年起,發現在社交平台上湧現大量涉及二次詐騙手法的廣告。

Ad Block

騙徒會偽冒不同身份的專業人士,如律師團隊及偵探社等,在搜尋器或社交網站投放廣告,聲稱可以協助曾墮騙案的受害人追討損失。騙徒會從一些真實或官方網站盜取照片,再配以專業術語,增加可信性。

騙案

騙徒以協助追騙款作藉口,令受害人遭二次詐騙。

騙案

社交平台出現各式懷疑詐騙廣告。

最初贏錢 後發覺未能提取

受害人陳先生(化名)去年7月墮入網上刷單騙案,損失60萬元;隨後他在社交平台見到假冒專業團隊廣告,信以為真,再損失逾21萬元。陳先生憶述,當時該假廣告聲稱是專業IT人士,可透過IT技術在網上追討損失,陳先生遂聯絡對方。騙徒其後向陳先生介紹了一名「IT人士」,「IT人」向他推薦了金沙博彩網站,又稱陳先生的騙款全在該博彩公司,可透過特定軟件,以博彩方式贏回騙款。

Ad Block

陳先生按照騙徒指示,開設戶口並注入款項,發現最初確實可贏錢,「15分鐘內便存入我的戶口。」後來,陳先生欲提取贏回來的錢不果,對方會以不同藉口推搪,例如已超出提款限額,要求他交罰款。最後他才發現再次墮入陷阱。

至於最大的一宗損失逾630萬元案件,受害人為一名69歲中醫師,他先在刷單騙案中損失117萬元;及後在網上看到所謂的「律師團隊」可協助追討騙款,結果再損失逾510萬元。

陳純青表示,已接報的6宗騙案中,有的以釣魚短訊,亦有以社交網站廣告接觸受害者。他呼籲,市民不要盡信搜尋器或社交媒體的廣告;尋求協助前應先了解對方的背景,切勿透露受騙過程及聊天紀錄。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