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7-06-09 06:00:00

全球首件 距今9900萬年 古幼鳥琥珀 滬月底展出

分享:
琥珀長約9厘米。(互聯網)

琥珀長約9厘米。(互聯網)

一位獨具慧眼的中國琥珀商人發現了史上第一件內藏9,900萬年前雛鳥的琥珀!中國、美國及加拿大的古生物學家合力研究後,證實這隻雛鳥是生存於白堊紀、與恐龍一同滅絕的反鳥類,其羽毛和皮膚更是迄今白堊紀古幼鳥標本中最完整,為古生物學家填補對相關研究的空白。研究論文昨於國際地學期刊《岡瓦納研究》(Gondwana Research)網頁發表,相關琥珀則將於本月24日起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展出1個月。

內地傳媒報道,這件琥珀在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發現,裡面的古幼鳥被命名為「比龍」(小雲雀的緬甸讀音),保存得極為完好,其長約2厘米的鳥足特別醒目。該琥珀的擁有者、雲南騰衝虎魄閣博物館館長陳光表示,在緬甸發現它時,當地人都認為鳥足只是蜥蜴爪,但他卻意識到其特殊之處,「上面的鱗片、絲狀羽栩栩如生,有很鋒利的爪子,更像鳥類的足部」。

adblk6


陳光隨後將琥珀交予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刑立達的團隊研究,成員包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美籍研究員鄒晶梅(Jingmai O’Connor)、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副研究員白明、美國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恐龍研究院院長恰普(Luis M. Chiappe)和加拿大薩斯喀徹爾省皇家博物館里安麥凱勒(Ryan C. McKellar)教授等學者。

或捕獵時被樹脂黏著
據悉,該琥珀長約9厘米,包裹著一隻出生僅數周的古幼鳥,其頭部、頸椎、翅膀、腳、尾等幾近完整,還保留著骨骼、皮膚、各種形態的羽毛、鱗片,甚至耳朵、眼瞼和牙齒,為古生物學家了解反鳥類和今鳥在發育上的顯著差異,提供更多新證據。
此外,該幼鳥標本沒有明顯掙扎跡象,呈酷似捕獵的姿態,難免令人想像,可能恰好在捕獵時,被從天而降的柏類或南洋杉類針葉樹樹脂黏著。


 

鳥足的鱗片清晰可見。(互聯網) 翅膀的羽毛保存完整。(互聯網) 比龍標本復原圖。(互聯網)

會員免費換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愛❤迎蛇年利是封」及揮春!

會員免費換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愛❤迎蛇年利是封」及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