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9-05-16 06:00:00

罕有裹藏海洋生物 琥珀內首見菊石

分享:

樹液化石「琥珀」通常包裹著陸地動植物,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一枚緬甸琥珀中,首次發現存在於約1億年前、現已滅絕的海洋生物「菊石」,且同一塊琥珀中還有最少45種陸地及海洋生物,包括螺類、蟑螂及甲蟲等,意味該琥珀誕生地位處海濱,環境類似現在的熱帶海岸森林。相關研究論文周一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網站發表。

 

該研究所指,相關琥珀形成於白堊紀中期,重約6克,長33毫米、寬9.5毫米、高29毫米(大圖)。根據詳細分析,裡面的菊石是普若斯(Puzosia)亞屬菊石幼體,同類菊石存在於白堊紀阿爾布期(Albian)至森諾曼期(Cenomanian)(約1.05億至9,300萬年前);菊石殼有破損,殼內僅得細砂,沒有軟組織,證明其被樹液包裹前已死亡,被海浪沖上岸後,於沙灘或靠近沙灘位置被樹液包裹。該研究所又推斷,樹液從樹幹流出時,已包裹了一些樹棲昆蟲,流到地面後再包裹菊石、螺類和地棲生物,然後被埋起,經歷地質作用後形成琥珀。
 

adblk6
該菊石的光學顯微鏡照片、電腦斷層掃描(CT)透視照及CT表面和內部結構重建圖。(互聯網)

該菊石的光學顯微鏡照片、電腦斷層掃描(CT)透視照及CT表面和內部結構重建圖。(互聯網)

助研究白堊紀森林生態環境
該研究所研究員王博表示,菊石是鸚鵡螺和魷魚等海洋生物的近親,在白堊紀末大滅絕時從地球上消失,今次發現除了讓人類更好地了解琥珀形成,亦為史前生態系統提供寶貴證據,同時為琥珀埋藏學和白堊紀森林生態環境分析提供新見解。據悉,美國及英國的古生物學者亦參與了今次研究。
 

amJetso送太興鮮臘腸 👇立即按此參加

amJetso送太興鮮臘腸,立即按此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