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兩電在去年簽訂新利潤管制協議,減低其准許利潤回報率,惟電費卻不跌反加。兩電未來將會加電費,中電於10月起加2%;而港燈則會在明年初加6.8%。政府預計未來5年的電費仍會持續上升,計劃分60個月,向每戶發放合共3,000元電費紓緩,抵銷升幅。

中電及港燈分別會於今年10月及明年初加電費。(黃文山攝)
政府去年與中電及港燈簽訂新一份利潤管制協議,分別會於今年10月及明年1月生效。協議內的准許利潤回報率,由9.99%減至8%,政府當時表示,兩電將下調基本電費。不過,政府昨交代兩電未來5年新發展計劃時,就宣布兩電均會加價。中電將在10月1日起加電費2%,回扣後的淨電費率為每度電117.7仙;而港燈亦會在明年1月1日起加6.8%,由現時每度電112.5仙,上調至120.1仙。
料未來5年電費續升
淨電費率是由基本電費率加上燃料費,再扣除回扣率而得出。環境局長黃錦星指,兩電的基本電費率均有下調,但由於協議自去年4月簽訂後,油價已上漲近四成,影響平均淨電費。而隨著新協議會採用更多天然氣發電,政府預測兩電的平均淨電費率在未來5年會持續上調,預料到2023年,中電的淨電費率會升至每度電139.3仙;而港燈則為151.9仙。
黃錦星又表示,為幫助減低住戶電費上漲的影響,政府建議在協議生效時開始,向每個住宅用戶戶口提供3,000元作電費補貼,將分60個月發放,即每月50元,預計涉及87億元公帑。他指出,預期全港約一半住宅用戶,可以補貼抵銷在5年期間預計的累積電費升幅。政府目標是在今夏休會前,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有關撥款。
議員歡迎補貼 環團憂鼓勵用電
對於政府對用公帑向用戶補貼,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表示歡迎,但認為未能完全抵銷電費加幅。他預期未來5年電費仍有上漲的壓力,今次補貼的抵銷效果只會愈來愈弱。他又指兩電連續兩年加電費,令市民百上加斤,希望當局做好把關。但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淑莊則批評,補貼是變相補貼電力公司,並質疑現時距離立法會休會只剩兩星期,未必有足夠時間討論。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則擔心,補貼並無與促進慳電的措施掛勾,或會鼓勵市民增加用電量。綠色和平項目主李逸燊認為,兩電應保持住宅每月首150至200度的電費不變,確保耗電量少的用戶不受影響,而增加更高階梯的電費,同時推出與節能表現掛勾的補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