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已完成檢測約13萬個樣本,當中6個陽性樣本、僅兩個屬新症。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現階段似乎找到很少確診個案,但當完成分布於全港18區、幾十萬個檢測後,便可提供可靠數字,有助估算社區有多少隱形患者,並強調「少少(確診者)都可以令到成個防疫措施失敗」。另一位政府專家、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根據科學推算,若全港市民檢測會有約500人呈陽性,當中逾百人會二代傳播。

袁國勇分別示範鼻腔及口腔採樣。

袁國勇昨連同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視察銅鑼灣皇仁書院的檢測中心。袁國勇指,確診數字緩和,市民參與檢測意欲較低可以理解,但呼籲社會不要短視「應該睇得遠啲」。社區檢測對流行病學有一定意義,有助收集數據作分析,他相信「冬天必定再有大爆發」,今次計劃是冬季疫情準備的一個演習,即使出現大爆發規模會較6月份的爆發更小。
他又稱,檢測計劃另一好處,可讓其他國家看到香港有盡力防疫,有利於地區之間討論出入境互通,有助香港回復經濟及市民生計,冀社會別再爭論效益問題。
病學推算全港可驗出500個案
港大醫學院昨舉行簡布會指,根據病毒學及流行病毒學數據推算,12.8萬個樣本會有約8.5個呈陽性反應,與現實相若。梁卓偉指,若全港逾700萬人均做檢測,推算有494個陽性個案,當中280人有傳染性,又推算有140人有二代傳播能力、即形成新傳播鏈,或令疫情惡化;他又指現時政府檢測的瓶頸已不存在,希望市民盡快參與,又建議政府延長檢測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