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國際版2月3日號的封面。(互聯網)](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79774924_1z.jpg?itok=Z1SA8Qfs×tamp=1739149592)
《時代》國際版2月3日號的封面。(互聯網)
![報道訪問了多名前線年輕示威者。(互聯網)](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79774933_NS.png?itok=DGAL7-N8×tamp=1739149592)
報道訪問了多名前線年輕示威者。(互聯網)
![報道訪問了多名前線年輕示威者。(互聯網)](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79775540_AT.png?itok=64zNb4oo×tamp=1739149592)
報道訪問了多名前線年輕示威者。(互聯網)
本港反修例示威已進化為長期抗爭,美國《時代》雜誌再以港示威者為封面,國際版2月3日的一期,刊出多位年輕示威者的訪問,有前線「衝衝子」揚言絕不放棄,願意為保衛香港而死。
《時代》封面以「抗爭的面孔」(Faces of Protest)為題,配以一名蒙面女示威者的照片。受訪者包括一名15歲、化名Yannus的少年,他向《時代》說︰「我可能會在這場運動中死去」,他口袋一直袋著一張手寫遺囑,向父母及朋友交代身後事,「我準備好了」。另一名16歲少女Zita說︰「我嘗過催淚彈、中過橡膠子彈,也設置過路障。沒有人教我,我見別人做,我便幫手。我很緊張,但我不可以驚慌,因為我站在前線,很多人在我後面,我要保護他們。」封面少女、21歲的Jane則更激進,「可能我太憎恨警察,無論示威者做甚麼,例如割他們的頸或其他,我都覺得無問題」,她並認為政府只有在社會出現動亂時,才會理會民眾訴求。
「願坐10年監救港」
19歲的Edison則稱,「我去年9月上前線。很多手足已被捕,但被捕並沒那麼可怕,我只擔心若這場仗輸了會怎樣……我很愛這片土地,它亦愛護了我19年,若要我用10年牢獄來救香港,我也願意。」另一名22歲男示威者Matthew直言有想過加入建制,「我是讀公共行政的,起初想過加入政府——成為其一分子後,再去改變它。但那太天真了。我們必須在制度以外做點事,就像我們正在做的(抗爭)。若我加入制度,只會有兩個結果,一是被制度消滅,二是無事發生,我協助制度,令其更趨惡劣。」
《時代》指,反修例抗爭在去年11月來到最高點,當時示威者在兩間大學校園與警方對峙,同月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取得壓倒性勝利;而元旦日有100萬人遊行抗議警暴,顯示抗爭仍然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