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區議會組成方案今日(2日)出爐,政府下午召開記者會交代詳情,行政長官李家超、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以及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出席。
李家超在記者會上表示,第六屆區議會2020年上任後,有人做出違反職能、超出作為諮詢架構的行為,有區議員危害國家安全,阻撓特區政府施政。有人拒絕宣誓或宣誓無效而離任,情況不能接受,有必要撥亂反正。
李家超:首次引入資格審查制度
來屆區議會將分別直選、委任以及三個地區委員會互選,直選席位有88席,比例大降至約兩成。參選者提名門檻將會增加,除了當區市民提名,亦要得到地區委員會委員的提名,並且必須通過資格審查,以符合「愛國者治港」原則。
「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六大重點:
- 區議會組成:第七屆區議會議員總數為470名,委任、地區委員會、直選比例約為4:4:2,另加27名當然議員
- 引入資格審查制度
- 區議會主席由18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
- 區議員酬金和津貼與現時相若
- 引入履職監察制度
- 強化地區治理架構,成立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以及由政務司副司長主持的地區治理專組。委員會負責領導地區治理整體策略、政策和措施。而專組則是統籌和指揮各政策局和部門地區工作
三個地區委員會分別為分區委員會、防火委員會及滅罪委員會,目前所有委員均由政府委任。是次部份區議員由三個委員會的委員以全票制互選產生,是首次循此途徑產生區議員。
過去政府主要委任區議員進入地區委員會,自從2019年泛民在區議會大勝之後,政府重新委任時就只委任建制派人士,包括大批在選舉中落敗的建制派參選人。另外,18區民政事務專員會擔任區議會主席,成為地區「小特首」,親自帶領區議會處理民生事務。
麥美娟:若涉事區議會認為裁決不公 可向政務司長提上訴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重塑後的區議會,區議會主席由當區民政專員,能更好發揮領導和協調作用。主席可制訂會議常規、委任委員會、委任區議員擔任委員會的主席,及微分非區議員的人士成為委員會的增選委員等。麥美娟指,區議會、三會、關愛隊及地區管理委員會均由政府領導,令政府能有效統籌和協調,提升地區治理水平。
麥美娟續指,完善後的區議員酬金和津貼與現時水平相若,但會引入「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對行為表現不符合公眾期望的區議會啟動調查,加強對曲意迎合的問責性及增加其工作透明度。屆時會按機制轉介由民青局局長委任的「監察委員會」進行調查,民青局局長可按調查結果及建議,根據嚴重程度作出合適處理,如涉事區議會認為裁決不公,可向政務司司長提出上訴。
「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將定期向特首匯報工作成效和進度
政務司長陳國基表示,「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將由政務司司長主持,並定期向特首匯報工作成效和進度,職權包括:就地區治理工作制定策略方針、具體政策及措施及工作優次;審視地區治理工作成效。「地區治理專組」則由政務司副司長主持,統籌和監督堵門跟進和落實處理地區問題,「專組」會根據領導委員會定下的策略方針,指揮和統籌相關政策局及部門制定相應的地區治理政策和措施。
陳國基稱,優化區議會職能和區議會主席,可令政府更有效策劃和推展地區服務,而由民政事務專員擔任區議會主席可確保地區職務進行諮詢的主導權在政府,亦可更好統籌區議會、三會及關愛隊等。陳國基續指,區議會不再有管理或撥款審批職能,這些職能回歸政府,符合行政主導,並可有效防止部分區議會濫用有關全力,阻礙政府施政。另外,地方選區擴大,有利於整體思維,鼓勵大局觀,至於間選和直選需要「三會」報名,則可增加政治局面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