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8-03-20 06:00:00

升級救護車黃車ON CALL24小時

分享:

市民以往常叫「CALL白車」,日後或要改口「CALL黃車」!消防處3輛新款救護車昨起正式ON CALL(執勤),最大賣點是車身一改以往沿用的白色,起用歐盟標準認證的專用黃色,首批黃車未來8個月會試行,市民有機會在街上一睹其真身;黃車不僅改顏色,功能亦會升級,包括改變抬床擺放位置等細緻考慮,冀提高行動效率。消防處會在試驗期後,分析新車各種配置的優劣,進一步改良救護車的規格及設計。
 

昨日開始執勤的「黃色救護車」,車牌分別為A501、A502及A503,分別派駐大埔及牛頭角救護站「出更」,約5至6日便會到其他救護站執勤,直至全港40個救護站試用完成。黃車每輛造價約100萬元,與白車造價相若,惟設計及內部規格則大不同,首先映入眼簾是車身改用搶眼的鮮黃色,採用歐盟標準認證的專用黃色,以便駕駛者容易辨識,現時如英國及葡萄牙等歐洲國家均採用「黃車」。

相對現役的「白車」,黃車車廂的設備及裝置,更能提高傷病者安全及救護員的行動效率,車廂最明顯的改動,要數抬床由靠右擺放,改為置中。消防處救護監督(車隊管理)張珈甄解釋,以往救護車的抬床,連同相關監察病人身體狀況的設備,只可放置在車廂內右邊;新救護車則採用置中抬床設計,需要時抬床亦可左右調校,方便救護員根據病人受傷位置照料,全方位關顧病人需要,而有關監察儀器則置於天花板,避免儀器電線從旁妨礙人員工作。

adblk6

駕駛室分隔 防急煞墮物
救護員目前可在「白車」的「司機位」直接走到車廂,惟新車已改變設計,令駕駛室與車廂完全分隔,僅保留一個小窗窺探車廂情況,司機及救護員可藉對講機溝通。張珈甄認為,此舉更保障行車安全,如車輛急煞時,可避免物件掉落,影響司機駕駛。車廂內的4張獨立座椅配備三點式安全帶,並可調校至轉向前方或後方,有別以往側坐。至於新增的外置儲物櫃,則讓救護員可從車內或車外直接取用大型救援工具,不必每次步入車廂提取。

張珈甄透露,換黃車早於2014年構思,至2015年底拍板,而一般換車程序需時25個月,車輛從歐洲抵港後,要安裝冷氣及作改裝工程,故待至今日始正式面世。全港現有381輛救護車,外界關注未來會否將全部白車換為黃車,她只稱,今次試驗用作更換車齡達7年的救護車,即佔現有車隊七分一、約54輛,現時試用的救護車設計並非最終定案,會收集前線人員用後意見,了解優點及缺點,再與機電署商討新車設計。同樣以黃色車身設計、造價200萬元的輔助醫療裝備車,將於下月投入服務,屆時將派駐長沙灣救護站。


不擔心黃車難識別
對於有人憂慮新救護車採用黃色車身,易令駕駛者難以識別,張珈甄稱,黃色較鮮明,加上車身有消防處徽號、兩旁及頭尾均有救護字樣及藍紅色拉花,需要時亦同樣會響起警示,不擔心市民或司機會混淆。

車廂內最多容納5人。(陳奕釗攝)

車廂內最多容納5人。(陳奕釗攝)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