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稱,估計每年有700萬人死於與空氣污染有關的疾病。環保署昨(9日)公布2022年空氣質素時指,本港空氣質素逐步改善,大氣中包括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多種空氣污染物在過去10年減少43%至62%,而路邊空氣污染物減少47%至64%;本港低能見度的時數,亦由2004年的1,570小時,減至去年的401小時,反映香港見到藍天白雲的時間有所增加。
環保署指,去年一般監測站達高風險或以上日數僅69日,較2014年少29%;路邊監測站僅27日,更減少82%。環保署助理處長(空氣質素管理)蕭智慧稱,「去年整體空氣質素是10年內最好」,其中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微細懸浮粒子(PM2.5)年均濃度已符合世衛中期目標,二氧化硫(SO2)則達世衛最終指標。但他承認,香港大部分地區的二氧化氮(NO2)年均濃度雖達指標,但個別較多車路面或附近有船隻停泊的地區,如旺角、中環、觀塘和深水埗等的NO2排放量仍超標。政府會採取更多措施達致減排,如推廣改用電動私家車和商用車等。
被問香港復常社會活動增多,空氣質素會否變差。蕭智慧不否認空氣質素與疫情下社會活動減少而變好,但他指去年下半年本港整體活動已逐步恢復,空氣污染物數目仍向下,故相信空氣質素與政府的減排力度有關;又以淘汰舊型柴油車為例,香港更多車輛改用歐盟6型新車,整體排放會下降,即使通關後車流量增加,仍有信心空氣質素可維持。他又提到,珠江三角區域的空氣污染物去年亦是過去10年中最好,整體呈下降趨勢。至於臭氧問題涉區域因素,港府正做研究了解生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