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4-06-28 04:30:44
日報

夥上海辦芳香文化藝術展 用氣味啟千年尋香之旅

分享:
尋香記展覽

展品之一獅蓋香爐重逾100公斤,為明代皇家廟宇使用。(陳家莉攝)

香港藝術館與上海博物館事隔21年再度合作,共同籌劃「尋香記」展覽,展出160組藝術藏品,包括上海博物館借出的兩件國家一級文物、133組國家二級文物。主辦方特別在場內放置不同氣味,入場者在細看展品時呼吸不同香氣,感受到超越時空人民生活面貌,一同經歷一次尋香之旅,並探索展品背後的故事。

中國香文化生生不息,千變萬化。展覽分為草木芳馨、暗香盈袖、彼岸天香及人間幽馥四部分。展覽重現從新石器時期至二十世紀的香文化歷史,但展品則打破時序,按其功能分類。
灰陶竹節紋薰爐是展覽中最古老的展品,來自距今約5,000年前的新石器良渚文化。香港藝術館館長(中國文物)莫潤棣稱,爐飾更是良渚文化的竹節紋;爐蓋上有18個氣孔,點燃香料後,香氣就從小孔中擴散,除擴香外,亦有淨室、除蟲之用。展區不遠處放着清代的嵌沉香木雕芝蘭圖團扇,由沉香木雕成芝蘭圖,沉實又不失優雅。古人甚愛沉香,沉香木扇握在手中,盡顯身份。

Ad Block

「斜倚薰籠圖」出自晚明繪畫大師陳洪綬之手,是國家一級文物。除上海博物館外,此畫甚少在其他地方展出。從畫中可見古代女子著重儀態,喜以香氣薰身。香氣又被古人視為與神明接觸的媒介,敬天祭祖、供神禮佛。展覽亦展出南朝造像的釋慧影造釋迦牟尼佛漆金石像,佛像面容飽滿,背靠博山爐,焚香時香氣繞佛身,更添莊嚴。

即日起展出至10月中

4個展區特別放有不同的香氣裝置,或可令入場者在過渡間感受數千年間歷史轉變的味道。尋香記即日起到10月16日於香港藝術館2樓專題廳展出。展覽亦邀請了3位本地藝術家,以不同媒介重新演繹中國芳香。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