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8-03-21 06:00:00

完成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檢討 政府倡交三分一市值地價

分享:
紀利華木球會的私人遊樂場地契約將於2026年底屆滿。(林俊源攝)

紀利華木球會的私人遊樂場地契約將於2026年底屆滿。(林俊源攝)

政府完成對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檢討,建議修改條款,其中私人體育會日後續約時要繳交市值三分之一的地價,每15年徵收一次。民政事務局長劉江華表示,不收地價的做法不合時宜,有必要調整,但亦要考慮有關機構的負擔能力。政府昨開始就建議作半年公眾諮詢。
 

民政事務局在2014年成立跨部門小組,檢討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的政策,局方昨交代檢討結果。本港現時有66份私人土地契約,分別由私人體育會及非牟利團體持有,政府建議分開處理。當中27幅由私人體育會持有的用地,會繼續沿用私人遊樂場契約處理,但會大幅修改契約條款,建議將來每次續約時需要繳交市值地價的三分之一。當中有20幅在2026至2027年度到期,有1幅更在2056年始到期,均是在續約時徵收地價;至於有6幅在2024年之前到期,政府指因為要給予足夠時間籌錢,建議亦一樣到2027年才照新條款交地價。政府指,按照現時市區地價估算,一至兩公頃用地,三分一市值地價是一億至兩億元;至於在新界鄉郊露天的過百公頃土地,地價數以億元計。

劉江華表示,考慮到社會對零地價聲音較大,故有必要調整,以反映香港土地「有價、有用」,惟有私人體育會有百年歷史,過去對體育發展亦有不少貢獻,加上要自行承擔維修費,故收取的地價不可太高,否則或面對倒閉危機。

 

adblk6
政府昨交代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檢討結果;左二為劉江華。

政府昨交代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檢討結果;左二為劉江華。

需進一步開放體育設施予公眾
另外,政府又建議私人體育會要進一步開放體育設施,增加至總量的三成;並與本地體育總會合辦體育活動,開放至少每月240個活動時數予公眾報名參與;亦會考慮每個體育會在推動本地體育的貢獻。至於39幅由社區組織或非牟利團體持有的用地,則會以新的特殊契約處理,繼續只需要交象徵式地價。


團體批條款似為經營者度身訂造
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認為,政府提出的條件容易達到,似為有關的經營者度身訂造,又表示只收取三分之一市值租金是太少,完全不可接受。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批評,檢討表面上增加私人體育會的開放程度,實際上是合理化粉嶺哥爾夫球場「永續佔用」的權利。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則指,政府應該要求私人體育會明確列出開放設施的類別和方式,確保主體設施是合理地開放,避免有「假開放」的情況發生。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這次檢討雖然包括粉嶺高爾夫球場,但與小組研究球場興建住宅單位的潛力並無直接衝突,不會影響小組將粉嶺哥爾夫球場選項諮詢公眾。前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則指,發展球場有限制,無法解決房屋供應問題,相信政府會聆聽公眾意見。

香港哥爾夫球會表示,粉嶺高爾夫球場一直有開放予公眾使用,去年非會員的球局佔全年總數的43%,並強調粉嶺球場是舉辦國際賽事的必要設施,對香港哥爾夫球運動的發展極為重要。

入App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

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