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玉菡說,政府相信大部分僱主均認同避免僱員在工作時中暑,並願意作出配合。(資料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去年與熱壓力有關的工傷個案數字初步有29宗,2022年有16宗,2023年有31宗。他指出,個案數字上升,可能與勞工處在2023年推出《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及聯同職業安全健康局廣泛宣傳有關。指引提高了僱主及僱員對工作時中暑的認知及關注,並明白到因工中暑可視作工傷處理,因而增加了2023年與去年相關個案的呈報。
孫玉菡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表示,勞工處去年夏季共進行了23620次有關熱壓力風險控制措施的巡查,發出1031個警告予相關持責者,並未發現應引用《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的一般責任條款作出檢控的嚴重違例個案。政府相信大部分僱主均認同避免僱員在工作時中暑,並願意作出配合,按指引的建議採取所需的防暑措施。
5月優化工作暑熱警告系統
他又說,因應持份者的意見,勞工處提前作出檢討,於去年5月修訂和加強指引的部分內容,同時優化工作暑熱警告系統,包括將工作暑熱警告與天文台的「極端酷熱」特別提示相連結,以及進一步調整工作暑熱警告取消機制的技術參數,使警告取消後在短時間內重發的情況在去年大幅減少。
原文刊登於 香港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