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議院首日彈劾聆訊,民主共和兩黨激烈交鋒。(路透社、美聯社)](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79722282_13.jpg?itok=lQOk0LDL×tamp=1739235906)
參議院首日彈劾聆訊,民主共和兩黨激烈交鋒。(路透社、美聯社)
美國參議院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聆訊周二展開,民主共和兩黨就聆訊程序提案及民主黨提出的修訂連番激辯,民主黨提出的11項修訂,包括傳召白宮官員等新證人作供,以及要求白宮及國務院等提交「通烏門」相關文件及通訊紀錄等,全被由共和黨控制的參院否決,參院最終以53票贊成、47票反對,通過由共和黨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提出並經修改的程序提案。
聆訊首日的辯論及表決長達13小時,至周三凌晨才結束,民主黨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就麥康奈爾提出的聆訊程序提案提出多項修訂,包括要求發傳票向白宮、國務院、國家安全委員會及白宮預算管理辦公室索取關於特朗普與烏克蘭接觸的文件和通訊紀錄,以及傳召未曾在彈劾調查中作供的新證人,包括署理白宮幕僚長馬爾瓦尼及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等官員作供。
![舒默發言。](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79722285_7K.jpg?itok=EB-4XA6d×tamp=1739235906)
舒默發言。
民主黨:須證明審訊公正
作為控方的首席彈劾管理人、民主黨眾議員希夫(Adam Schiff)發言時指,參議員應要審閱這些文件和紀錄,知道發生甚麼事,「很多美國人不相信(有公平審訊),讓我們證明他們錯了」,特朗普代表律師則指,沒理由要求政府提交通訊紀錄,總統的通訊特權有憲法基礎,法院認同這關乎公眾利益,總統履行公務時的通訊必須保密,以確保行政決策效率。民主黨則指,雖證據確鑿,仍有需要傳召更多證人,希夫強調參院應傳召總統或官員,讓公眾得知更多內情,「你是否準備說,總統可簡單說聲『我可以擊倒所有傳票?參議員,你想我來作供嗎?不,我有絕對的豁免權……你不會在法庭見到我。』」惟民主黨的所有修訂最終全被否決。
麥康奈爾壓力下讓步
另外,麥康奈爾在壓力下讓步,同意修改他意圖「速戰速決」的聆訊程序提案,把控辯雙方各24小時開案陳詞由原建議的2日改為3日內完成,並同意眾議院去年底彈劾調查的文件及紀錄,只要沒人反對便會自動列為呈堂證供。最終經修改的聆訊程序提案獲通過,當中包括在開案陳詞及參議員提問環節過後,參議員才就是否需要傳召證人及索取文件表決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