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因為有家人才成「家」,哪怕面對艱難時,有家人相伴總能捱過。2003年一次兼職救生員跳水練習中,當時年僅17歲的葉健強因頸椎撞到硬物致胸膛以下癱瘓,終身需以輪椅代步;生活面對遽變,幸在家人支持下仍樂觀面對,其後重返校園、於大學社工系畢業,更能繼續潛水。已為人父的葉表示,父母對他不離不棄,令他深明家長對子女成長的重要,他亦承諾克盡父職,陪伴女兒成長,期望同以愛感染下一代。
圖片:受訪者提供
葉健強稱,年少時與父母、智障姐姐及哥哥同住;父母外出工作,他與兄長負起照顧胞姐責任。意外後,熱愛工作的母親毅然辭去全職工作,全力照顧他,但家中出現兩名要家人全力照顧的成員,加上母親辭去工作,接踵而來的轉變和壓力不足為外人道。
他指,明白「屋企人情緒會互相影響」,不想為家人帶來額外壓力,他選擇樂觀面對。但人總有情緒起伏,他指,出現爭拗時,家人間明白對方難處會互相遷就、「拗完就算」,避免負面情緒維持太久。
作為新手爸爸的葉健強坦言,每當女兒鬧情緒,自己情緒亦受其影響,部分家長或以體罰教導及「制止」,但體罰或令暴力升級,事情惡化。想及自己「做仔」時,父母的教育和做法,明白孩子只是不懂得表達,「佢(孩子)喊唔代表對你有不滿」,更好方法是嘗試了解孩子的需要。
不少虐兒個案由打手板開始
社聯家庭及社區服務總主任陳曉園表示,不少虐兒個案的施虐者是受害人摯親,最初更只是由打手板開始,但方法「行之有效」,家長在情緒激動教育子女時,體罰的嚴重度或會增加。她指,治本的方法是讓家長明白父母與孩子的情緒互為影響、學習正確應對孩子方法,從而重新建構良好的親子關係及支援網。
社聯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由2020年9月起推展為期3年的「賽馬會『你』想家長培力計劃」,期望以轉化學習形式,讓家長回顧人生和重整經驗,配合家長小組之間交流,找出最適合自身和孩子的相處方法。
另外,社聯亦會在下月6及7日在荃灣愉景新城舉辦「Happy Family Month 2023」活動,將有多個主題遊戲區和展覽區,透過互動裝置遊戲、心意卡製作等家庭活動增強參加者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