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園被指強制收集人臉信息。(互聯網)

人臉識別使用愈來愈廣泛,但是否全部都「必要」?有內地「人臉識別第一案」之稱、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特聘副教授郭兵(圓圖)控告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收集人臉信息的案件,上周五判決,杭州市富陽人民法院認同,動物園為郭兵辦理年票時約定以指紋識別入園,卻不正當收集照片,之後又單方面違約改為人臉識別入園,故須向郭兵退款加賠償共1,038元(人民幣,下同)及刪除照片等面部信息。法院同時認為,園方收集個人資料時,未有違反相關法規的「合法、正當、必要」原則。
內地傳媒報道,郭兵去年4月花1,360元購買雙人年票,同意以指紋識別入園,並登記自己與妻子的姓名、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指紋,以及拍照。同年7月及10月,園方兩度發短信通知,入園方式改為人臉識別,不錄入人臉資料將無法入園。郭兵認為,園方更改入園方式前並未徵詢客人,故拒絕被「強制刷臉」,惟與園方多次商討退款等問題無果,於是入稟要求法院確認相關人臉識別通知無效、園方違約兼涉欺詐等,並要求賠償年費、交通費及刪除其所有個人資料。案件去年11月初獲法院受理,今年6月中一審。
謹慎使用收集人臉信息App
郭兵認為,今次判決對於防範人臉識別被濫用起到一定司法指引效果,但由於大部分訴求都被駁回,故將會上訴。他又提醒,「對於人臉識別,我們需要做的是謹慎使用」,特別是要對小平台和手機小應用「要謹慎又謹慎」,遇到強制「刷臉」,一定要維權。
有觀點則認為,今次案件只是在合約框架內的爭議,並非關於未經同意強制收集個人資料對人格權的侵犯,而判決不認同園方要求「刷臉」屬不當行為,「未免令人遺憾」。觀點指出,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一旦洩漏和濫用,可能造成損失財物,以及人身、私隱和網絡安全問題等,故必須為人臉識別界定使用條件和場合,動物園、物業管理公司等「不能說要就要」,若使用原則一直不明確,郭兵勝訴只屬「個案」,人臉識別仍會繼續被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