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劇加上禁足傳聞,令市民瘋搶糧油食品、檢測包、發燒止痛藥物等一直未停;特首、官員連日來公開「承諾」即使全民強檢,市民仍可外出購買食物,並指透過水路及鐵路增加內地物資運港,港府發言人表示,截止前晚,內地經陸路和水路運港的蔬菜,已高於去年平均每日內地蔬菜供應量,食米庫存夠全港市民食一個月。罐頭商會和大型超市亦指存量足以應付三個月需求。而昨日超市貨架上貨物供應量明顯較日前多,不過,港九藥房總商會坦言,近日市民搶購某品牌退燒止痛藥,形容是「海嘯式」沽清,補貨需時,料一至兩個月才有貨到港,但市民可改購其他品牌相同效能產品。圖:林俊源
港府發言人表示,截止前晚,內地經陸路和水路抵港的蔬菜供應量超過2,400公噸,高於去年平均每日內地蔬菜供應量、供港冰鮮豬肉貨量約100公噸創新高,約為平日供應量1.9倍、冰鮮家禽逾16萬隻,食米庫存夠全港市民食一個月,強調內地進口本港的鮮活食品供應穩定,市民毋須過分採購。當局指,菜芯及白菜前日平均批發價每斤分別為11.2元及9.5元;雞蛋供應方面,批發市場供應穩定充裕,過去一星期平均每日供應400萬隻。
雖然供貨量增加,街市、超市亦有大量蔬菜供應,但價格仍未回落至往日水平。如灣仔街市有檔販出售菜芯、芥蘭、生菜、白菜,均似「劃一價」20蚊一斤、30蚊兩斤,粟米一支十蚊、25蚊三支,過往可低至20元三磅番薯,昨仍高企25元一磅。
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昨在疫情記者會中也提到,中央重視供港物資必須充足,廣東省及深圳市政府也全力協助,與港府保持緊密聯繫,開通多條新水路運輸及鐵路運輸,亦有優化陸路運輸安排,確保內地供港物資穩定,蔬菜水果、其他日常食品和生活物資也會源源不絕送港。他又提及,內地調遣熟練人員來港協助,上水屠房正籌備盡早恢復屠宰服務。除食米業界指存貨量足夠本港一個月使用,冷藏肉類一般也有3個月庫存,當局亦與大型超市聯繫,獲悉會調派人手加緊補充貨架。
冀下周三恢復正常鮮肉供應
運房局長陳帆昨早於電台節目中表示,目前鐵路運輸每日一班,但規劃下可每日來回兩班;貨車運輸方面,將安排內地跨境司機在內地取貨後直接運送到香港貨場,與香港司機換班,內地司機返回內地才開車門和下車,確保雙方人員不接觸及保護食物供應鏈。香港豬肉行總商會理事長許偉堅表示,周日(6日)全體上水屠房員工會做核酸檢測,取得陰性結果可上班,冀下周三(9日)恢復正常鮮肉供應。
有市民致電電台表示,日前「買乜無乜;真係好恐怖」。佳寶食品超級市場老闆林曉毅則指,多類貨品至少有3個月存貨,只是近日生意多了一倍,加上有員工不適,影響上架速度,呼籲大家按需要購物、理智一點。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主席葉本良指,供應商已加供貨量。
除食物外,市民也搶購傷風感冒、發燒止痛藥以防萬一,惟市面已現短缺,有藥房門外貼告示指多個品牌傷風感冒藥、維他命C、甚至消毒產品未有貨;也有連鎖藥妝店原放各品牌發燒止痛藥貨架「清零」,店員指會加快補貨。港九藥房總商會副理事長張德榮表示,近日市民搶購某一品牌退燒止痛藥致斷貨,形容數日內「海嘯式」沽清,料一至兩個月才返貨,市民可購買其他品牌同類藥物。另外,HKTVmall及順豐速遞分別指因疫情嚴峻,前線人手極度短缺、供應商及商戶未能供貨等影響服務,HKTVmall稱已付款訂單可能被取消,會盡力提早通知;順豐則暫停部分地區上門收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