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倫霍爾德(中)揭特朗普誇大慈善捐款,獲國內報道獎。(美聯社)

《紐約每日新聞》記者慶祝獲公共服務獎。(美聯社)
去年是美國大選年,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獎項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周一公布得獎名單,也離不開大選年新聞。《華盛頓郵報》及《紐約時報》分別憑揭露美國總統特朗普誇大其慈善捐獻及詆譭女性,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京向海外擴張權力,從而揭示其干預美國大選,奪得國內報道獎和國際報道獎,兩報被特朗普標籤報假新聞,今次得獎摑了他一巴。
特朗普在共和黨總統初選期間,宣稱為退伍軍人籌得600萬美元(約4,680萬港元)捐款,但《華盛頓郵報》記者法倫霍爾德(David Fahrenthold)追查發現最後分發的捐款僅100萬(約780萬港元),又揭露特朗普挪用名下慈善基金,支付自己生意的訴訟費,而調查時亦意外獲得特朗普一段05年錄音講話,他用粗鄙字眼吹噓如何挑逗女性。
普立茲評審認為法倫霍爾德展示在政治競選活動報道中,如何成為具透明度的新聞業。《紐約郵報》共獲3獎,其有關普京權力向海外擴張的報道,助美國情報機關確定俄政府積極企圖干預美國大選,以便特朗普當選。普立茲讚揚兩報在新聞界遭敵視的情況下,仍勇於調查權貴。揭露全球權貴藏富避稅風波《巴拿馬文件》的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獲解釋性報道獎,評審指該組織集合全球逾300名記者追查事件,顯示業界的合作精神。
細報揭警濫權摘公共服務大獎
普立茲最高殊榮譽「公共服務獎」由《紐約每日新聞》及網媒ProPublica共同奪得,他們聯手調查揭露紐約警方為杜絕罪行,濫用《反滋擾法》威逼少數族裔聚居的窮困社區的居民和商戶就範,部分人被迫遷離。記者為報道調查了逾1,100宗同類案件。今屆普立茲亦出現華人得獎者,是長駐紐約的中國女作曲家杜韻,她憑講述人口販賣悲歌的《天使之骨》奪音樂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