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政府銳意發展智慧城市,但智慧燈柱(圖)涉及私隱問題惹部分人關注。政府成立「智慧燈柱技術諮詢專責委員會」昨發表報告,指一致同意政府應繼續推行智慧燈柱試驗計劃,但建議採用更能保障私隱的科技方案,取代攝影機和藍牙交通探測器,如運輸署用熱能探測器,取代攝錄機監察交通情況。
委員會指,支持安裝的裝置包括發光二極管(LED)燈、氣象感應器、空氣質素感應器、熱能探測器和無線射頻識別(RFID)標籤、地理二維碼和藍牙傳送器。作為確認燈柱的地理位置。委員會認為,此類裝置無法收集數據,故不存在個人資料私隱問題。
委員會認同,智慧燈柱是推動香港智慧城巿發展和促進5G網絡建設的重要基礎建設;回應公眾關注,建議政府委託獨立第三方專家,定期就智慧燈柱的技術、功能、應用和裝置檢討保安和私隱;訂立嚴格、可信及具透明度的管治制度,在安裝任何新增智慧燈柱應用前進行檢視和審批,並就有關決定向巿民開誠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