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姚松炎、劉小麗、羅冠聰及梁國雄被DQ後,被追討議員薪津。(資料圖片)
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去年11月發信,追討4名被取消資格議員的薪津,政府回覆行管會並提出具體建議,包括提出以撇帳方法處理,但最終如何處理,要由行管會決定。
行管會去年11月向4位被DQ的議員,包括梁國雄、姚松炎、羅冠聰及劉小麗發信,分別追討由274萬至313萬元不等的薪津,由於涉及公帑,故行管會一直等候政府意見。政務司長張建宗昨證實,政府上周已向行管會回覆具體答案,建議經過行管會努力,亦不能追討所有款項,包括薪酬或4位議員的開支,有何途徑或可行方法撇帳處理。行管會需要時間考慮有關建議,被問及提出撇帳是否意味政府放棄追討4人款項,張建宗稱政府只是回覆在法例上的可行選項,最終仍要視乎行管會的決定,屆時會再與政府商討最終行動。
法律顧問憂訴訟會敗訴
消息指,政府上周去信行管會並無提及要追討薪酬,並提出兩項撇帳建議。至於辦公室開支等預先墊支津貼,仍會要求四人退還。立法會法律顧問連同外間法律意見一併考慮後,認為若堅持追討而引起訴訟,立法會一方有機會敗訴,行管會部分委員也認為可寬鬆處理,最終要待稍後行管會開會商討後才能決定。
梁國雄:還部分公道
梁國雄表示,政府DQ他們本身並不合理,若最終以撇帳方式處理,等同還他們部分公道,他又稱,他們的薪津不涉個人利益,是用作服務香港,故不認為需要歸還薪津。至於劉小麗認為,按道理而言,不應向他們追討薪津,現時政府的建議,並非釋出善意,而是「收回惡意」。羅冠聰則以短訊回覆傳媒時,在正式有決定前暫時不作回應。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議員薪津涉及大量公帑,需要審慎處理及考慮「法、理、情」不同因素。她說,撇帳方式是在法例當中,但仍會盡力去追討;她相信行管會將平衡三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