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8-08-27 06:00:00

政府擬推免費回收廢塑 張建宗:最快年底招標

分享:

為更妥善處理廢棄物品,繼月初推出執行時備受批評的「四電一腦」回收計劃後,政府將再出招,試行「中央回收廢塑」。政務司長張建宗昨於網誌撰文,指廢塑膠氾濫問題迫在眉睫,政府計劃明年起推行免費廢塑膠回收先導計劃,直接從住宅和學校等收集廢塑膠循環再造。有回收商指做法治標不治本,恐以公帑支付,陷無底深潭,認為政府應推行垃圾徵費,從根源解決廢塑膠問題。

有業界坦言,回收廢塑膠的成本高,利潤不高。(蘇文傑攝)

有業界坦言,回收廢塑膠的成本高,利潤不高。(蘇文傑攝)

愈來愈多人自覺為環保「走塑」,如買外賣時自備餐盒、餐具,希望減低廢棄塑膠損害環境;不過,過去3年,本港平均每日有超過2,000公噸廢塑膠被棄置於堆填區,約佔都市固體廢物棄置總量的兩成,當中塑膠樽、即棄塑膠餐具各約佔廢塑膠棄置量的一成。張建宗昨在網誌中承認,處理廢塑膠有兩大挑戰,其一是由於塑膠物料密度低、種類多、體積大,令收集、分類、貯存及運輸廢塑膠的成本高昂;而塑膠原材料價格持續偏低,令其回收成效不高。他表示,政府計劃推行免費廢塑膠回收服務先導計劃,以3個不同地區作試點,為期兩年,預計今年底進行招標,明年內逐步推行。據了解,政府會在港島、九龍及新界各選一區作為試點。

直接到學校屋苑回收
在先導計劃下,環保署會以服務合約形式,聘請承辦商在各區公私營住宅、學校、公營機構及環保署轄下的社區回收中心等收集廢塑膠,並作分揀、破碎、清洗及熱熔等循環再造工序,製成再生原材料或再造產品,轉售出口或供應至本地市場,以確保回收後的廢塑膠得到妥善處理。

張建宗又透露,政府會多管齊下積極減廢,包括就塑膠飲品樽引入生產者責任制度,促進膠樽的回收和循環再造;同時亦會在本立法年度展開研究,了解各地對即棄塑膠餐具的規管,深入探討適合本港的方案。另外,環保署於7月初,已就塑膠回收服務先導計劃,邀請循環再造業界及有興趣的承辦商,參與為期1個月的意向調查。

 

adblk6
政府多年前起,在街上設三色回收箱,用以回收廢紙、金屬及塑膠。(蘇文傑攝)

政府多年前起,在街上設三色回收箱,用以回收廢紙、金屬及塑膠。(蘇文傑攝)

回收業界:廢塑回收成本高
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表示,現時有回收廢塑膠的業界參與者並不多,主因是回收成本高,「香港的源頭分類做得不好,收來的廢塑膠甚麼類型都有,(業界)租一架車去收都要近一千元,回收後亦要專人去分類、清洗等,根本無利潤。」他認為政府推出回收先導計劃「畢竟是一件好事」,廢塑膠有人可專責回收,有助減少被棄置往堆填區的數量。劉耀成又建議政府同時推行按金制,做法如零售店的按玻璃樽制度,提升回收成效。

不過,身兼香港廢塑料協會副會長的環保進城召集人黃頴灝認為,政府以公帑回收廢塑膠,做法治標不治本。他解釋,政府數年前亦曾以公帑資助仁愛堂經營塑膠資源再生中心,惟該中心已於前年結業,仁愛堂當時即使獲資助亦要「蝕本離場」,認為若現時政府再以公帑介入市場,將是個無底深潭。黃頴灝建議,政府需要推行垃圾徵費及生產商自付原則,以從根源解決廢塑膠問題。

入App免費拎寵物展入場券

入App免費拎寵物展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