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9-09-26 05:15:00

新世界捐300萬方呎農地

分享:

發展商囤地爭議沸沸揚揚,有政黨更向政府獻策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回農地,以解決房屋短缺問題。發展商紛喊冤之際,新世界發展(017)昨突然主動捐地,向政府及社會企業等慈善團體捐出300萬方呎農地,相當於1.5個維園面積,佔集團約1,700萬方呎農地儲備約18%,亦為首家捐農地的發展商。新世界執行副主席鄭志剛強調「捐地與收地條例無關」,未來需向不同持份者負責,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並非單考慮股東利益。

光村將由發展商直接撥地。

光村將由發展商直接撥地。

建光村惠及萬基層
鄭志剛昨於新世界的業績會上公布捐地計劃,預計相關土地會用作興建公屋及發展社會房屋,冀協助紓緩房屋問題,而為避免社會誤會集團有利益輸送,所捐出的農地附近均沒有集團其他土地儲備,惟未有披露捐出的地皮位置及估值,只稱涉及多個地區。集團優先預留100萬方呎農地予「要有光」作發展社會房屋,並確認鄰近天水圍港鐵站3幅土地,面積涉2.8萬方呎將發展「光村」,料惠及過萬名基層。

「要有光」行政總裁余偉業指,正就「光村」計劃向政府申請,由於發展農地須申請改變用途,料審批時期可能會較長,希望最快於2022年推出。若以政府收回農地最新補償價每方呎1,124元計,新世界捐出的土地面積相當於33.72億元;有分析假設最終200萬方呎用作建屋、並以5倍地積比發展,粗略計則相當於提供2萬伙單位。

adblk5
鄭志剛指,捐地與《收回土地條例》無關。

鄭志剛指,捐地與《收回土地條例》無關。

恒地:樂意與政府磋商助增供應
按美銀美林早前報告,本地四大發展商共持逾億方呎農地,以恒基地產(012)及新鴻基地產(016)分別持約4,500萬方呎及3,100萬方呎最多,長江實業集團(1113)則僅持900萬方呎。恒地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指,過往曾捐地興建安老院舍、青年宿舍及提供單位作過渡性房屋,樂意與政府磋商,協助增加供應,照顧不同階層需要,而暫時未有計劃捐出農地。長實則稱,農地作房屋發展完成需時,可能較長時間才能讓有需要人士受惠,會就此作研究,集團及李嘉誠基金會一直以捐款支持公益項目。新地則未有回覆。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指,商會原則上有與政府就發展農地交換意見,要求與政府合作處理「曬太陽」的農地,並不是捐地。他直言「有地產商捐地係好事」,認為做法與政府是否引用《收回土地條例》無關,稱地產商若被政府收地可獲賠償,但主動捐地卻完全無錢收。

學者料規劃需6至10年 「好過無」
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則表示,農地規劃成住宅需時最少6至10年,期間並會遇到反對阻力,對解決房屋供應是「有好過無」。他指,捐地或被指有利益衝突,但不評論發展商做法是否為減低批評,指無論如何上市公司回饋社會的行為都值得鼓勵,暫不認為捐地會成為趨勢。

限時早鳥優惠 火速訂位 | am730母親節溫馨晚宴 $5000福袋等你拎!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