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8-05-07 06:00:00

智庫倡土地調整計劃 民間主導公私合作

分享:

為期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展開,民間團體紛紛獻計,其中智庫「香港願景」提出公私營合作新模式,建議由民間主導發展,即由持有新界農地的發展商或地主等,自行構思如何善用其土地,以及配合周邊規劃建屋,再將「調整土地建議書」交由政府的「公私營合作管理局」審批。香港願景計劃召集人曾鈺成否認有關建議招來官商勾結觀感,反問如農地只限作「耕田」,並不符合香港整體利益。

香港願景計劃就開發農地提出建議。(陳奕釗攝)

香港願景計劃就開發農地提出建議。(陳奕釗攝)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諮詢文件反映,現時本港有最少1,000公頃新界農地,相信可透過公私營合作加以善用。香港願景昨公布公私營合作新模式的研究,建議實施土地調整計劃,即由農地業權人自行整合零散及具發展潛力的農地,再向政府提交建議書,改劃土地用途建屋。如對方有足夠理據證明土地具一定潛力,便可與政府協商酌量放寬地積比或可建樓面面積。


因應土地調整計劃,政府需成立「公私營合作管理局」,由官方及非官守成員組成,行政長官則擔任該局主席,負責審批申請者的建議書,協調不同政府部門。政府一旦接納土地調整建議後,便需預留部分土地作公共用途,並要負責興建基建、公共空間及社區設施,業權人則需發展其土地。曾任規劃署長的香港願景計劃首席研究顧問潘國城表示,現難言完成整個申請程序的時間,因個案不盡相同;新建議亦不會繞過現行的城規程序,仍要通過城規會及「補地價」。

adblk6


本身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的曾鈺成,不認同政府為了避開官商勾結的觀感而不發展農地,「(如果)你只能耕田啦,呢個符唔符合香港嘅利益呢?符唔符合市民嘅利益呢?……呢啲地係應該想辦法俾佢開(發)出嚟,用作起樓。」他昨在記者會開首已表明,引用《收回土地條例》來收地,將會招致業權人的法律挑戰,認為並不可取,「收地唔可以解決晒新界土地問題」。

入App免費拎寵物展入場券

入App免費拎寵物展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