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前日通過最低工資檢討,包括把「兩年一檢」調整為「一年一檢」,並加入「可加不減」機制,2026年起正式實施。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昨日表示,方案已考慮多方面因素,又指即使有漣漪效應,商界也能承受。有餐飲業人士亦認為,新的方程式使計算出來的加幅會符合經濟情況,未來亦能避免爭拗。
行會日前通過最低工資檢討機制的建議,新機制下最低工資改為「一年一檢」,並會引入「可加不減」方程式。調整幅度是將最近一年的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率,減過去十年的平均增長率,乘20%,上限為1%,下限為零,再加整體甲類消費物價指數。若以新方程式,套入目前最低工資,時薪40元計算,會加1.08元;新機制會在實施5至10年後再檢討。
被問到行會是否需要在經濟不景時,調低最低工資的水平。孫玉菡表示,領取最低工資的僱員只佔勞動人口約0.6%、即約1.7萬人,若經濟出現通縮、負增長,都能保障其收入,同時已充分慮「可加不減」的做法,即使出現漣漪效應都能承受,不會對商界造成太大影響。他相信改動可防止工資過低,亦維持香港競爭力;在「可加不減」下「共享經濟繁榮」因素計法合理,長遠而言工友得益較多。
黃國:工資增長比率偏低
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贊成新機制下最低工資的增幅不低於通脹,而引入「可加不減」機制亦能保障打工仔避免如金融風暴或沙士期間的通縮影響。他表示,新機制下的最低工資,時薪每年大約加1元,增幅不太理想;過去20年整個社會的工資增長是30%,故20%的比率屬於偏低,認為應改為30%。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新的方程式是勞資雙方都能接受的共識,相信計算出來的加幅會符合經濟情況,未來亦不需要再經常爭拗如何釐定最低工資水平。他續指,現時工人薪金一般都遠高於最低工資水平,相信新機制下不會對飲食業構成很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