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築青亭」的建築師團隊(左起)劉紹禧、霍歷勤、陳宇軒、陳灝揚、及陳灝賢。

單位與單位間的空間可供住戶擺放雜物,和鄰居互相借用。
近年新樓單位面積愈來愈小,如何用盡每寸空間成為建築師的挑戰。5名本地建築師就以「上床下廁」的特別設計,連同廚房等日常生活所需,盡收於150方呎細小空間內,設計出名為「築青亭」、可供1名青年租住的青年旅舍單位,並巧妙地將室內空間延伸至公共地方。
共用空間解決空間狹小問題
既然室內空間狹小是難以改變的事實,設計團隊便想到將單位與單位之間的空間亦加以利用,將會所設施如閱讀室、放映室及運動配套設施等,放置在走廊或大堂等公共空間供住戶共用。團隊希望入住的年輕人可將生活空間延伸出自住的細小空間外,和其他住戶建立「共住」的生活模式,設計包括以可移動的書櫃作為大門,拉開後可與外面的共用空間連接,將單位「變大」之餘,亦可兼顧住客的私人空間。
冀屋宇署放寬高度限制
要將「築青亭」 帶到現實,最大的挑戰是現時屋宇署為了防止私人物業興建閣樓,因此在批出圖則時,最多只容許樓高3.5米。設計團隊希望,屋宇署能夠考慮對地方較為狹小的青年住屋,將樓高限制放寬至3.7米,令各種善用空間的設計得以實現。
有關設計在早前建築師學會舉辦的創意青年住屋設計比賽奪得冠軍。設計團隊現時已經和房協進行磋商,希望可以將設計融入房協的多個青年住屋項目中。

「築青亭」採用「上床下廁」的特別設計。

「築青亭」採用「上床下廁」的特別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