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2022-11/553_Electronic%20Toilet%20Seats_infographic.jpg?itok=3gH8NUCq×tamp=1739454904)
(消委會圖片)
香港人對生活質素愈來愈高,電子廁所板亦愈來愈多人使用。電子廁板主要在衞浴潔具店舖、電器店舖及網店出售。消委會搜集了9個牌子共32款型號的資料,以助消費者了解相關型號的座墊加熱、暖水洗淨,以及噴頭自動清潔等功能,售價由3,399元至14,800元,相差超過3倍,部分型號的售價已包括基本安裝。消費者要注意部分型號的進水過濾器或除臭過濾器需要定期更換,選購時要考慮更換過濾器的費用。
安裝須獲水務署書面許可 由合資格人士安裝
所有電子廁板都必須接駁電源及食水供應喉管才可使用,為防止污水回流而污染單位或樓宇的供水系統,因此須配備斷流水箱或同等級的斷流裝置。該斷流水箱需獨立供水予電子廁板,可以內置於電子廁板或安裝於供應電子廁板的供水管,而相關工程必須根據《水務設施條例》獲得水務署的書面許可,並由持牌水喉匠或註冊水喉技工等指定人士進行。接駁電源方面,由於洗手間通常比較潮濕,因此切勿使用拖板。如需加裝電源插座,必須由註冊電業承辦商進行,並應將電源插座安裝在距離浴盆或浴缸0.6米以外的地方,其安裝位置應避免因水濺而造成損害。消費者選購時亦應確保產品的額定電壓及頻率適合本港使用,並裝有符合安全規格的插頭。
有30款型號設有省電模式
調查中全部32款型號都設有座墊加熱功能,並可調校溫度。當中12款型號聲稱可將座墊溫度調校至最高約40 ̊C,可調校範圍最闊的2款型號由約28 ̊C至約40 ̊C。要享受暖烘烘的座墊當然要付出代價。根據部分供應商就個別型號提供的資料粗略估算,在室溫約20 ̊C至24 ̊C的環境下,將座墊溫度一直維持在大約36 ̊C至39 ̊C,1個月的耗電量大約為10至13度電。有30款型號設有省電模式,當啟動相關模式期間,會暫停座墊加熱功能或降低座墊加熱溫度,以節省電力。
但消委會提醒用戶,不宜將座墊溫度調至太高或坐得太久。因為剛坐下時即使感覺座墊溫度不太高,但熱力或會隨時間累積而令溫度輕微上升,用戶可能會感覺愈來愈熱。即使座墊溫度僅略高於人體體溫,但若接觸皮膚的時間太長仍可能引致不適。有24款型號聲稱當用戶坐上座墊一段時間後,溫度會自動調低,以減低因皮膚長時間接觸較高溫度而可能引致皮膚不適的機會。
日本曾有用家被暖風燙傷
29款型號設有暖風功能,讓用戶在洗淨後以暖風吹乾下身部位。根據25款型號的暖風溫度資料,8款型號聲稱可將暖風溫度調校至最高約60 ̊C。雖然60 ̊C仍低於推薦性國家標準所定的65 ̊C上限,但若使用時間太長,仍有機會引致皮膚不適。日本曾有消費者向當地的消費者組織反映,被電子廁板的暖風燙傷。消委會提醒消費者,不應將暖風溫度調至太高,並在洗淨後最好先用廁紙輕抹下身部位,然後才以暖風吹乾。
需定期清潔噴頭 更換過濾器
如廁後,使用洗淨功能時噴頭難免會被污水濺到。雖然全部型號都設有噴頭自動清潔功能,聲稱在每次噴水洗淨身體部位前後,均會自動以水清潔噴頭一次,惟消費者仍需按說明書指示,定期以軟布或海綿清潔噴頭,以確保其衞生。
有16款型號可讓消費者拆下噴頭外殼,方便清潔噴頭內外的污垢。有30款型號可讓用戶毋須使用工具,例如螺絲批,便能將整個電子廁板從座廁拆下及重新裝上,方便更全面地清潔。全部型號都內置或附設進水過濾器,將水過濾後才經噴頭噴出。其中11款型號的進水過濾器需定期更換,有關廠商建議用戶每隔4個月至1年更換1次,每個進水過濾器的售價介乎75元至400元。另外,有6款型號的除臭過濾器需定期更換,相關廠商建議,當用戶察覺除臭效果變差時便應更換,而每個除臭過濾器的售價為380元,消費者選購電子廁板時應同時考慮更換過濾器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