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文傑攝)
港人工作忙碌,很多時選擇外出用膳,消委會與食安中心合作測試10種、合共100款非預先包裝碟頭粉麵飯樣本,當中45款的每碟鈉含量,已達甚至超出世衛建議每日攝取上限(2,000毫克),以味菜排骨炒麵的平均鈉含量最高,消費者宜多加注意。
測試涵蓋本地中式、西式、亞洲食肆、港式茶餐廳及快餐店中常見的碟頭粉麵飯,以味菜排骨炒麵的平均鈉含量最高,每百克含470毫克鈉,當中筲箕灣金城餐廳售賣的樣本,更達每百克含600毫克鈉,單吃一碟已超出每日攝取限量。至於旺角鳳城酒家的味菜排骨炒麵,由於份量較多,吃一碟已達每日鈉攝取限量的1.4倍。金城餐廳負責人表示,味菜是醃製品,本身鈉含量高,認為與餐廳的烹調手法無關,但已提醒廚師烹調醃製品菜色時,不要放其他調味料。
除味菜排骨炒麵,干燒伊麵平均鈉含量為每百克410毫克鈉,含量最高的樣本來自永樂園餐廳及御苑,各為每百克500毫克鈉。肉醬意粉、乾炒牛河、焗豬扒飯及福建炒飯,每百克平均鈉含量介乎310毫克至350毫克。研究亦檢視8款預先包裝碟頭粉麵飯樣本的營養標籤,當中7款的總鈉含量高於世衛建議每日攝取量三分一。
「走汁」有助減鈉
消委會指出,醬汁是影響食物鈉含量的重要元素,以叉燒飯為例,「走汁」可令一碟叉燒飯的鈉含量減少約26%至56%。食安中心首席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楊子橋表示,過多的鈉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甚至引發心臟病、中風及腎衰竭等慢性疾病。
他建議消費者,可要求食肆減少或不要在食物上添加醬汁,或與之分開送上,亦宜減少使用含有高鹽分的食材,如要使用醃菜,可用水沖洗或浸泡,以減低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