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4-06-18 04:31:59
日報

消委會首5月接51宗牙科服務投訴 種牙疑牙樁打歪 買逾2萬箍牙療程遭遊說深圳磨牙

分享:
頭版

本地公營牙科服務嚴重不足,不少市民選擇光顧私營牙醫市場,而今年首5個月消委會已接獲51宗牙科服務投訴。消委會表示,有客人接受箍牙療程後,商戶以本地診所無空檔磨牙為由,將病人轉介至深圳診所處理,其後又出現牙套不能緊貼牙齒問題,客人要求退款遭拒,經消委會介入才獲退款;另有客人治療效果欠佳。

消委會今年首5月合共接獲51宗關於牙科服務的投訴,較去年同期少9宗;由2021年起至今,接獲的投訴中最多為箍牙及矯牙,佔23%。王先生今年3月到A商戶購買價值約23,000元的箍牙療程,並選擇在與商戶合作的香港牙醫診所先磨牙。4月份,王先生獲告知當時沒有本地診所提供磨牙服務,他本要求退款,但經遊說後接受到深圳磨牙。後來王先生使用第8套牙套時發現不能緊貼牙齒,要求退款遭拒。其後商戶再為王先生提供新箍牙方案,惟他認為效果不如預期並要求退款,但商戶拒絕。經消委會介入及調停後,王先生終與商戶和解,並獲退款8,000元,商戶應允終止療程。

消委會首5月接51宗牙科服務投訴 種牙疑牙樁打歪 買逾2萬箍牙療程遭遊說深圳磨牙

消委會首5月接51宗牙科服務投訴 種牙疑牙樁打歪 買逾2萬箍牙療程遭遊說深圳磨牙

歷32次治療未能根治牙痛 疑牙樁打歪

另一宗個案則涉及種牙時牙樁打歪的投訴。馮女士到B牙醫診所花費共3.8萬元種牙及杜牙根。約兩年後牙痛及發炎,故再到該診所治療。惟牙醫跟進及治療多達32次後,仍未能根治,馮女士遂到另一診所檢查。該牙醫表示牙樁的形狀可明顯從牙肉邊沿看得到,認為B牙醫診所的醫生打歪了牙樁,未能正確固定於牙骨,造成痛楚及發炎情況。馮女士質疑牙醫的專業水平,於是向牙醫管理委員會投訴,並尋求消委會協助退款。
經消委會介入及調停後,B牙醫診所表示扣除成本後可退回約1萬元。馮女士不接受方案,並指需額外付費處理牙齒問題。最終商戶願意退回1.5萬元。

假牙尺寸錯誤 多次修正仍不合 

九十多歲的洪先生到C牙科中心造假牙,7,000元的療程包括先製作牙模以及臨時上、下顎假牙。中心亦要求他另外預付7,000元作為正式假牙的費用。洪先生試牙模時發現上顎假牙過大,嘴唇未能合上,並即時向醫生反映,惟及後收到臨時假牙時,上顎假牙的尺寸依然過大。經過中心多次打磨調整仍不穩固,須以膠水固定位置,亦令他的上顎紅腫及疼痛。因馮先生需要輪椅代步,每次來回中心治療都頗為吃力,且對該牙醫失去信心,於是尋求消委會協助,要求中心退款。C牙科中心解釋指,投訴人於造假牙前的一個月脫了10隻牙齒,牙床一般需要經過3至6個月的收縮期才能夠穩定,未穩定期間戴臨時假牙感到寬鬆是正常,建議對方可待牙床堅實後再配製正式假牙。中心最初只願意退回3,500元,經消委會調停後最終同意退回7,000元。

Ad Block
消委會 總幹事 黃鳳嫺

黃鳳嫺(右)呼籲北上看牙醫的消費者,要了解內地醫療監管機制。(蘇文傑攝)

消委會:應事前了解內地醫療監管機制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稱「不是說不鼓吹消費者北上看牙醫,因為這是消費者選擇。」消委會提醒,內地與香港的牙科服務收費及監管制度不同,消費者應事前了解內地醫療的監管機制,須留意內地沒有獨立法定機構監管牙醫或牙科診所,牙科診所與中西診所一律劃為醫療機構,受國家衛生局管理監督,如出現醫療事故糾紛,申訴人可向衛生行政部門書面投訴,並需要自行提供醫學報告。而消委會暫時未收到港人關於內地牙醫服務的投訴。如市民欲在本地接受牙醫服務,應考慮牙醫的經驗及口碑;選定牙醫後,應了解治療安排及具體項目,以及項目收費的計算方式。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