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通行證」昨正式生效,市民進入商場、街市、超市及食肆等表列處所,須先掃「安心出行」及至少打了一針,食肆同日亦收緊至最多兩人一枱,並要由職員檢查食客是否有打針。昨早多個大型商場的出入口已張貼大量二維碼供市民掃描,甚至設立「特大打卡位」作提醒。不過,上班時間有不少打工仔趕返工「直行直過」未有理會掃App;住商場上蓋居民和長者就批評新規定不便,阻礙時間。
商場、百貨公司、超市及街市屬疫苗通行證「被動查核」處所,即進入時毋須主動展示針卡,但要攜同針卡,執法人員有機會突擊抽查。除針卡外,市民進入相關地方,即使只是「穿過」、逗留在商場不足一分鐘,亦必須先掃描安心出行。
長者無智能電話被阻入商場
不少商場是市民回家或上班的「必經之路」,有市民疑未習慣或不清楚,「直行直過」,表示「唔記得、無為意」,「要一星期適應」。有市民就稱措施「多餘」,指只是經過商場往港鐵站乘車,並非在商場逗留,不明白出入一兩分鐘,為何要掃App。亦有港鐵商場上蓋居民指,回家須先入商場,但「商場門口同入(大廈)大堂門口,只係一分鐘步程,無端端咁要掃,留多幾分鐘,真好無謂。」有長者表示其手機不是智能電話,更遭商場職員阻止進入。
另一「天橋之城」荃灣居民則抱怨,「經過這裏要途經兩、三個商場,即不斷掃碼才能回家,頗麻煩,尤其是下雨,行商場天橋只希望有瓦遮頭。」有市民就無奈道:「可能下次行地下,不用掃那麼多次。」
食肆︰生意再減 一眶眼淚
至於進入食肆、會址等,屬「主動查核」處所,除要掃安心出行,更要展示疫苗紀錄給職員「反掃」。已打針的食客可堂食,但同日亦收緊至最多兩人一枱。酒樓老闆吳尚正表示,檢查食客疫苗紀錄的工作,首日尚算暢順,疫情下只餘兩成生意,新措施生效後「感覺是兩成中,再少兩至三成。」茶餐廳老闆陳先生表示:「10個有9個都不滿(掃安心出行),說很麻煩,加上原本生意收入少了一半,現在還要這樣,做老闆真的一眶眼淚。」
若市民被執法人員抽查,而未能出示有效疫苗接種記錄,違者會被罰款5千元;若同時未有掃描安心出行,則可再被罰款1萬元。不過,有未打針的居家隔離康復者,仍未取得官方「康復證明」,無法證明自己短期內可豁免打針。被問及他們如何進入指定處所時,食衛局副局長徐德義僅指,市民如進入被動場所又遭到截查,相信合理的辯解可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