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兆基亦認同「土地債券」的概念好。(林俊源攝)

施永青認為分割私樓市場,是一石多鳥的方案。(林俊源攝)
「土地大辯論」的18個選項都各有爭議,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今午出席「土地小辯論」公開論壇時指出,政府應先辯論較易取得大共識的願景及長遠目標,決定具體方案時便能較易取得支持。資深產業測量師彭兆基認為政府應善用棕地發展房屋,但收地需時就賠償商討,亦需另覓地方重置棕地作業。
施永青表示,只要政府「棄收」地價收益,以及建資助房屋時參考「清水樓」,不需配置太好,因觀察到市民對裝修有不同要求,即使「American Standard都會拆晒」。有意見擔心免地價會「益發展商」,他解釋批地時只需加入條文限制:只准售予未有物業的永久居民;只准自住,不准出租;轉售對象須與申請者同樣未有物業;初期供應不足時,可用入息限制申請者,率先幫助有需要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