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蟻被人類視作是其中一種最具破壞力的昆蟲,但其實白蟻在自然生態中擔任重要角色。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利物浦大學和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共同領導的研究發現,白蟻有助減輕熱帶雨林乾旱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研究團隊在2015年,厄爾尼諾現象引發熱帶雨林乾旱現象時,至2016年旱季結束期間展開實驗,團隊在位於婆羅洲馬來西亞的馬廖盆地熱帶雨林中,設立了4個80米乘80米的樣方用作去除其中的白蟻,又設立了4個同樣大小的樣方保留當中的白蟻作為對照組,發現白蟻在乾旱時期數量會遞增,而非乾旱期則會減少數量;與非乾旱期相比,乾旱期間白蟻數量愈多,其分解落葉和增加養分的能力就愈高,令土壤水分增加,促使幼苗在乾旱期間成長。其中一名研究人員、來自利物浦大學的Kate Parr教授指,研究證實白蟻可助雨林度過乾旱,減輕氣候變化對熱帶生態系統帶來的不利影響。
團隊解釋,白蟻是少數能分解植物細胞壁的生物之一,牠們活動時會在地面建造一層臨時的屏障,以遮蔽及保護其在雨林中,甚至是乾旱時期四圍走動,故白蟻被認為在分解枯枝落葉和保持土壤水分等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相信白蟻在其他生態系統,包括農田中有同樣作用,冀未來開展更多研究,探索白蟻在其它生態系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