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日前透露,將研究提早結束或延遲開始列車服務,以增加更多鐵路維修時間。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表示,據其向港鐵了解,列車服務不會經常「遲開早收」,可能只會每星期1次,即一個月約4次,相信對乘客影響不大、社會可以接受。
盼「遲開早收」日提供替代交通
陳恒鑌今日(22日)在一個電台節目建議,港鐵在「遲開早收」日子要提供替代交通服務,並應選擇在最少乘客受影響的日子,如長假期間調整收車和開車時間,而非上班日。
張欣宇料2000乘客受影響
曾任職港鐵的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張欣宇在同一節目估計,日後只有新建或需要接駁新鐵路的車站,才需要更多時間進行維修。他認為,港鐵最多可提早至晚上11時半至凌晨12時收車,當爭取到多1小時維修,便可將原本需時3晚的維修縮短至兩晚內完成,相信只要有足夠接駁巴士便能應付該時段內約1,000至2,000人的乘客量。
工會反對引入外勞維修工
另外,港鐵日前亦表示不排除輸入外勞負責鐵路維修保養。鐵路工會聯合會主席林偉強於同一節目指,港鐵繼早前面對離職潮,現時又面對退休潮,又指公司實行多技能制度,要求員工熟悉不同工程技能,惟薪酬福利在市場上卻欠缺競爭力,導致人才被其他公司搶走。
林偉強強調,鐵路維修屬於專業工種、要求高兼涉及很大安全責任,質疑輸入外勞的資格或經驗是否能勝任,認為與其輸入外勞,不如改善薪酬福利和改革培訓制度,吸引更多本地年輕新血入行。
張欣宇指,港鐵前線員工平均薪金約為17,000元,還要不定時工作,同意薪酬水平無法與零售等行業競爭,又擔心員工之間的語言溝通會構成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