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市民行山遠足露營活動急增,或對郊野環境造成影響;綠色和平公布首個郊野溪流微塑膠調查,發現過半溪流水樣本驗出含微塑膠,當中主要為常見於即棄塑膠的聚丙烯(PP),團體促請企業提供走塑購物選擇,達致源頭減廢。 (圖 :綠色和平提供)
調查於5月進行,團體在本港8條鄰近露營場地及郊遊徑的河溪下游靜止水域,分別收集一公升的水樣本再送到瑞典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半數(4條)樣本含有體積僅0.04-2mm的微塑膠。當中以大埔梧桐寨及大帽山大曹石潤的數值最高,每公升含有24粒聚丙烯(PP),而東涌黃龍坑及潭崗飛瀑,亦驗出每公升8粒。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表示,聚丙烯(PP)常見於即棄塑膠包裝、外賣盒及即棄餐具,而今次發現認為數字值得關注,不過因未有同類型調查,微塑膠數值難以比較是否為嚴重。她特別指出,在大潭水塘集水區內的潭崗飛瀑亦發現有微塑膠,擔心微塑膠粒會隨水流進入食水系統,威脅市民健康。她又指,選擇檢測地區均屬行山熱點,假日有不少人到上或下游段嬉遊郊遊,微塑膠或因市民郊遊留下塑膠垃圾造成污染,會將是次檢驗結果交給水務署跟進。
她補充微塑膠含有害添加劑,其表面容易依附及積聚有毒物質,可經食物鏈進入人體或在體內累積,以影響人類的神經系統及免疫系統等,尤其孕婦及發育中的小孩較易受到影響。團體呼籲企業減少無謂包裝,並提供無塑購物選擇予消費者,亦呼籲公眾源頭減廢,拒絕購買使用無謂包裝的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