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封面主文)姿勢跑法女教練盧幗姿Viola則稱,她沒有著過Zoom Fly跑步,但曾穿過上腳,由於鞋底硬及厚,令她有種模擬衝前的感覺,足感和其他跑鞋有點不同;由於鞋底拱起來像船一樣,有助前掌著地,如跑長途感到很累,回彈力強亦對跑者有幫助。Viola又稱,有學生穿了這系列的跑鞋後,做基本動作時感到難以控制,需要時間適應,但至今沒有聽過有人因此受傷或「跑壞腳」;另外,她提到這系列跑鞋的鞋頭較尖,由於亞洲人腳面較闊,穿這款鞋或要買大半號。

Andes:須調整跑姿
全城街馬聯合創辦人梁百行(Andes)亦是此鞋用家,他表示自己初次穿著時亦不習慣,以及穿後感覺有點痛,「因為腳趾不是在一個平常的位置,而長時間保持此動作不能郁動,最後引致痛楚。此外,脛前肌也感不適,可能本身跑步的姿勢較少用到此肌肉,現在這鞋迫我用多了而令小腿痠痛。不過這小腿問題在數次穿著、適應及調節跑姿後就沒有了。」
太常穿著或出問題
一般來說,跑鞋是比較舒適的運動鞋,而物理治療師黃瑞奇提醒大家,「通常設計特別的鞋,都不適宜經常穿著,雖然或使跑步更有效率,但如肌肉力量不足或者步姿不適應,便會令其他部位更受力,繼而造成前膝痛或脛痛症候群。」黃瑞奇更不建議日常穿著,「因這類跑鞋旨在提升表現,與日常步姿大為不同,當重心長時間向前傾,連保持身體挺直都要額外用力的時候,步行亦要花更多力。長遠來說,視乎穿著者本身的步姿和身體狀態,或會出現腳板、腳踭、膝頭或者腰部問題。」
建議比賽才用
為避免穿此鞋導致身體出現問題,黃瑞奇提出3個建議,「首先要強化足弓、小腿及腰盆肌肉(包括腰肌、盆骨肌肉、核心肌群等),以應付額外需要的力量;其次是多拉筋以紓緩肌肉,但須依據跑姿分析及跑後感覺,伸展位置不能一概而論;最後是,除了比賽和比賽前熟習跑鞋的時間之外,盡量少穿,練習時應用另一對鞋。」


跑鞋選擇要點
要選擇一對適合自己的跑鞋,並非最貴就是最好,黃瑞奇認為有一些原則大家應該參考。
1.鞋底的前掌部分應比後踭薄可較有效卸力。
2.無論有沒有扁平足,足弓位置都應有舒適結實的承托,有需要可另購矯形鞋墊。
3.認識自己的腳形再選擇運動鞋,例如有人前掌較闊或有拇趾外翻,應避免穿著鞋形較窄的鞋。
4.針對長跑,比賽鞋和練習鞋不同,前者較輕薄及保護性較少,宜因應情況穿著不同的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