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10月7日宣布從敘利亞北部撤軍,引起美國朝野震動。在圍剿ISIS戰役過程中,由庫爾德族為主力組成的阿拉伯民主聯軍SDF,一直到直搗ISIS首都拉卡為止,皆為戰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被美軍譽為「最親密戰友」。正因如此,特朗普在ISIS戰事完結後即「過橋抽板」,任由庫爾德族的死敵土耳其軍隊越過美軍駐防區對後者發動攻擊,自然被多方輿論譴責,稱之為出賣盟友、喪失誠信的表現,甚至認為會令庫爾德地區出現人道災難。

美軍在敘利亞的動向備受關注。
然而在這個命令下達兩個月後,局勢發展究竟是如何呢?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庫爾德族並沒有被滅族。的確他們在土耳其的空襲和進軍之下,是受了若干傷亡,但基本實力卻沒有受到動搖,這是有賴於兩大原因:
首先是美國國會、軍方與輿論皆對特朗普的獨斷決定表達了強烈的反對。在壓力之下,終於暫緩全面撤軍計劃,而只是將部隊調往伊拉克邊境地區,並且保留重新駐扎於敘利亞東北部代爾祖爾省油田。有趣的是該處油田本身鄰近俄軍與敘利亞政府軍,根本沒有開採的可能性,因此有說「駐守油田計劃」只是共和黨大佬Lindsey Graham在遊說過程中,暪騙特朗普放棄撤軍的借口。但無論如何,美軍暫緩全面撤軍,某程度亦給予了土耳其壓力,令埃爾多安再向庫爾德繼續進攻前必須三思。
其次則是庫爾德族人為求生存,立刻與阿薩德政府軍及俄羅斯國防部長Sergey Shoygu展開會談,而談判的結果為庫爾德軍隊將大幅後退,將控制地區交予敘利亞政府軍接管。表面上庫爾德族是喪失了辛苦戰鬥獲取的領土,但換來的卻是敘利亞政府軍接管了邊界後,與土耳其軍隊立刻展開了衝突──敘利亞政府軍變相成為了庫爾德族的屏障。
美軍抽身與經濟制裁威脅
這情況給予我們一個甚麼教訓呢?很多人說特朗普是一個白癡,但從結果來看,他只是選擇了一種眾人想像以外的外交手法,去解決庫爾德族問題而已。在美軍仍駐扎在庫爾德族地區之時,庫爾德族常恃著有美軍這個「外國人質」在手,土耳其必不敢貿然進攻,因而拒絕任何和談可能,甚至積極嘗試準備建國。而這卻是敘利亞、土耳其以至伊拉克皆絕不容許發生的,而美軍亦成為了磨心。
可如今美軍一撤走,庫爾德族沒有了處於優勢的籌碼,就只得放下身段與阿薩德政府談和,並透過轉讓領土獲得某種程度的保護。美軍則借此機會抽身之餘,轉過頭來又能透過經濟制裁威脅,及仍留守於伊敘邊境附近的駐軍,令土耳其投鼠忌器。但數到處於最尷尬位置的卻還是俄羅斯。本來阿薩德政府軍與土耳其支持的叛軍在阿勒普一帶已打得天昏地暗,如今由於庫爾德族的撤退又令兩軍在敘利亞北部開闢了新的衝突地帶──目前俄羅斯只能透過促使土敘兩軍訂立停火協定,以及在邊境地區建立巡邏哨站來緩和緊張局勢。
然而阿薩德基於國家領土被土耳其軍隊公然佔領,這口氣肯定咽不下去;另一方面俄羅斯早前已成功透過售予埃爾多安S400防空飛彈,令其和美國的關係降至冰點,正處於把這個北約牆角成功挖掉的關鍵時期。可以預期俄羅斯夾於兩國之間,定必左右為難:目前土耳其戰機已多番闖入敘利亞領空對庫爾德族進行轟炸,假若往後目標改為敘利亞政府軍的時候,俄羅斯於敘協防空軍是要擊落還是不擊落的好?
現時已很少人會以為國際舞台上只有正邪敵我之分。舉例說最近美軍擊斃ISIS首腦巴格達迪,當中是先由伊拉克政府提供走私蛇頭的審問證供、其後與阿蓋達組織關係曖昧的大敘利亞解放組織,在其根據地大肆搜捕後,再提拿到的ISIS領袖審問情報交予其「友好勢力」土耳其政府,再由土提供予美國情報部門進行分析;之後庫爾德族臥底神秘偷到巴格達迪的內褲,採集到DNA為美軍提供最終確認,最後取得了俄羅斯的諒解和敘利亞政府使用領空的默許,才終於成功展開暗殺行動。
單看上面的例子,你會看到本應為死敵的各方勢力,最終又會為一個共同敵人而走在一起,似乎特朗普在這個不講道義的外交世界中,反而比奧巴馬更如魚得水。近月不少香港抗爭者皆期望借助美國的力量,引用《香港民主及人權法案》向特區政府以至中共施壓;有人因而嘲諷說只看利益的特朗普和美國政客們,只不過把香港作為中美貿易談判的籌碼,而最終必會犧牲、出賣香港抗爭者,就像庫爾德族人一般。我認為這種說法只說對了一半。
沒錯利益是外交手段的最終依歸,然而特朗普有自己的利益打算,美國國會中的民主共和兩黨、甚至於香港投資不少的國際企業也是。特朗普「出賣」庫爾德的撤軍,最終被國會修正成一個具彈性的駐軍計劃,其實就是一個範例。
文:Henryporter(博客無神論者的巴別塔作者、面書: www.facebook.com/henryporterb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