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洪(左)建議政府顧及不同階層青年需要。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生活質素研究中心在今年5月,進行「香港青年生活質素指數」,訪問逾千名介乎15至24歲的年輕人。結果發現,2016/17年度本港青年的整體生活質素水平較上一年度上升1.32%,創5年新高。當中政治範疇指標升幅最高,但仍低於5年前水平,青年感到被去權,自覺對政策的影響力連續三年下跌。
調查發現,在經濟、教育、生活環境和社會等8項範疇中,政治範疇指標較上年度上升3.42%,但仍低於5年前水平,當中青年自覺對政策的影響力,更連續3年下跌;有65.5%受訪者認為,年輕人難以影響政府施政。
看不到政府接納年輕人意見
負責調查的中大生活質素研究中心主任黃洪認為,在近年不少青年關心的議題,如新界東北發展等,都看不到政府有接納年輕人的意見,令青年有被去權的感覺,亦對香港前途觀感變差。他建議,政府在吸納青年精英參與政府施政的同時,亦要顧及其他不同階層青年的需要。
黃洪又指,「法治公平」指標急升8.14%,創5年新高,是令政治範疇指標有好表現的原因之一。他認為,這是由於進行調查時,「七警案」各被告判處入獄,而其他社運人士的刑期覆核則未宣判,或因此令青年覺得法治和公平有較好的表現。他坦言,若果在近期一連串法治事件發生後再做調查,「結果會好唔同」。
居住環境指標跌至5年新低
此外,今次調查的8個範疇中,只有生理和整體生活滿意程度下跌,另有12個較為主觀的指標中,如居住環境滿意度、物質生活、以及生活滿意度等,表現就較去年度差,其中居住環境的指標更跌至5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