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持續,確診數字維持2萬至3萬宗。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預計,確診數字會於未來兩至三周維持於高位,並估計本港最終會有450萬至500萬人受感染,7,000至9,000名患者死亡,單日確診數字到5月尾至6月頭至5月底或6月初回落至四位數,而6月底或7月初才會跌至數百宗。他認為,現階段不宜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當確診宗數跌穿1萬宗便可考慮調整,例如容許增加食肆每枱人數,但禁跨家庭聚集則不宜取消。
憂現抗疫疲勞致疫情反彈
郭健安於電台節目指,現時禁止晚市堂食,以及商場和百貨公司等提早關門,已令街上人流大幅減少,過去14天的「出行指數」跌至歷史低為的45點 (以2020年疫情前為100點計算),認為再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和作用有限。他指,在過去數波疫情期間,當指數跌至約40至50點的水平,確診數字便會開始回落。但他認為,隨著市民逐漸出現抗疫疲勞,以及愈來愈多人受感染和打齊針,會令疫情風險感知下降,憂慮未來兩至三周人流和社交接觸會增加,疫情有機會反彈。
郭健安認為,現階段不宜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可待確診數字回落至數千宗時稍微調整,包括容許增加食肆每枱人數至4人,但須維持禁晚市堂食。他亦建議,屆時可考慮重開部分處所,同時執行「疫苗通行證」,有助增加市民打針的意欲。但強調禁跨家庭聚會不宜取消。
料快速測試呈報比率僅三成
政府早前推出快速測試陽性申報平台,郭健安指,據英國及美國經驗,預計呈報比率只有約30%至40%,即每10人受感染,只有3至4人會檢測並作出呈報。他又指,現時不少社區隔離設施未建成,市民或有更多疑慮,預料呈報比率或只有10%至20%,而隨著政府提供更多相關資訊,比率有機會稍為提升。他指,現時沒有病徵和有病徵的確診比例為40:60,反映有不少無徵狀患者在社區未被發現,而任何干預措施亦難以完全阻截人流,因此認為要做到「本地零感染」有一定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