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1-05-03 22:21:00

疫情新常態|「不合格」父親反思家庭重要性 理性溝通解紛爭

分享:
疫情令蔡先生有更多時閒了解子女的喜好,親子關係更上一層樓,早前更專門為兒子舉辦角色扮演生日派對。(受訪者提供)

疫情令蔡先生有更多時閒了解子女的喜好,親子關係更上一層樓,早前更專門為兒子舉辦角色扮演生日派對。(受訪者提供)

新冠疫情使人類日常生活模式改變,不論父母還是子女都要適應在家工作和在家學習,育有一子一女的蔡先生與太太,屬雙職家庭,過往以蔡先生工時較長,照顧和教導子女重擔主要由太太負責,但受疫情影響,從事化驗行業的太太需要加班,反變得更忙;由於從事工程的蔡先生可留家工作,協助孩子上網課、指導功課的工作變為落在父親身上。與家人相處時間增加,雖有矛盾紛爭,但亦令他反思自己過往與子女的關係,讓他明白到「應好好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adblk6

蔡先生的大女Edwina及小兒子Endy,分別就讀小學三年級和讀幼稚園K2。在家工作初期,蔡生坦言十分不適應這種新模式,除了要兼顧工作,同時還要協助孩子上網課、核對功課等「生手」工作讓他措手不及。而家庭成員相處的時間多了,衝突和紛爭在所難免,夫婦二人表示,曾為子女的學業產生分歧,包括是否應該送孩子去補習,核對功課時的標準等,但他們深明面對紛爭,互相遷就、包容和坦誠溝通是最重要。

家福會高級經理註冊社工張詠珊表示,面對糾紛,雙方溝通時的説話技巧更顯重要,她建議雙方均不應在情緒激動或高漲的時候,說一些重要話和做重要決定,應待心情平復才重新溝通;其次,如果能夠避免使用指責別人,例如「你做得很差……」「你這樣做令我好辛苦……」這類句子,多說自己對事件的感受,雙方均更容易接受。

近期疫情逐漸回穩,大女亦已重新回校上課,回顧最艱辛難忘的大半年,蔡先生表示,疫情令他重新反思自己與子女的關係,「以前工作時間長,忽略了家人,今次因疫情被迫留家,反而令我對子女的認識加深了,原來我女兒很多事情都懂得做……」蔡指,從前工作致早出晚歸,每年累計只有約兩星期在家吃晚飯,女兒見到不父親只能靠便條傳訊息:「爸爸早點回家吧,我想跟你玩。」看到便條每每令他十分心噏,未來他會考慮調整自己的工作節奏,「現在我覺得生活不只是為了金錢,應該好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蔡先生認為自己表現仍然「不合格」、在父親崗位上還有很多「甩漏」,但蔡太讚揚丈夫在照料子女的功課上「幫輕不少」,減輕她放工回家後不少壓力,而且樂見親子關係更上一層樓,例如女兒會與同爸爸分享心事,因此還是認為丈夫表現已合格。

蔡先生與太太均認為面對分歧,坦誠溝通是最重要的。(陳奕釗攝)

蔡先生與太太均認為面對分歧,坦誠溝通是最重要的。(陳奕釗攝)

蔡太協助大女Edwina及小兒子Endy在家學習。(受訪者提供)

蔡太協助大女Edwina及小兒子Endy在家學習。(受訪者提供)

社工張詠珊建議面對衝突,雙方均不應在情緒激動或高漲的時候,說一些重要話和做重要決定。(陳奕釗攝)

社工張詠珊建議面對衝突,雙方均不應在情緒激動或高漲的時候,說一些重要話和做重要決定。(陳奕釗攝)

amJetso送太興鮮臘腸 👇立即按此參加

amJetso送太興鮮臘腸,立即按此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