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0-05-29 04:30:00
日報

病人佳音 引入機械臂置換關節 港大︰免削骨「多咗」

分享:
(右起)傅俊謙 、忻振凱和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教授曲廣運。(陳奕釗攝)

(右起)傅俊謙 、忻振凱和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教授曲廣運。(陳奕釗攝)

關節退化影響患者活動能力,卻又不能根治,置換關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現年34歲的譚小姐自幼確診假性軟骨發育不全症,俗稱「侏儒症」,導致骨骼發育異常,骨骼天生較正常人細2至3倍;雖然身高較正常人矮,但經過多次「拉骨」手術後,身高由90厘米增至130厘米,日常出行不成問題。惟4年前髖關節出現痛楚,她形容「每行一步就好似磨骨咁」,遂向醫生求助,經轉介後,去年8月接受港大醫學院機械臂進行關節置換手術,現時已可以上班,如常生活。

adblk6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傅俊謙醫生指,由於譚小姐骨骼結構較複雜及細小,未必適合用傳統手術進行削骨,「可能削一次就無」,故手術前先以立體三維(3D)電腦掃描及打印其髖骨結構,完成多次模擬手術及術前計劃後,便利用機械臂輔助進行右髖關節置換手術,由機械臂控制削骨的角度及深度,避免「削多咗」,譚小姐術後翌日已可下床行走。


該學系臨床副教授副教授忻振凱指,以往為病人進行全膝、單髁膝,或是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前僅在二維圖作規劃,手術亦依賴外科醫生的經驗,有出錯的風險。自去年港大引入機械臂輔助後,術前可以利用3D電腦掃描關節影像,其後透過機械臂觸覺控制進行截骨及放置人工關節;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準確度為例,傳統僅80%,使用機械臂輔助可達98%。他指,使用機械臂可避免影響骨的神經線及血管。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於去年引入機械臂,並於瑪麗醫院試行。截止5月,已完成161例利用機械臂進行關節置換手術。目標每年至少有200例可轉用機械臂進行;忻振凱指,未來會積極培訓本地醫生學習機械臂手術,因其學習曲線較短,且可提供更精準的關節修復,對年輕外科醫生而言,是一個實用的教學工具。

機械臂控制削骨的角度及深度,可避免「削多咗」。

機械臂控制削骨的角度及深度,可避免「削多咗」。

amJetso請食南記堂食一人牛乳火鍋 立即按此參加👇

amJetso請食南記堂食一人牛乳火鍋  立即按此參加